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考研失利,未来你还可以考虑这四种方向


  考研成绩公布了,与去年相比,今年报考人数更多,竞争难度更大,这意味着许多考生将在这次的考研中折戟。考研失败后怎么办?专家分析称,还有四种规划:再次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步入职场……每一种选择都对应着不同的人生方式,考研失利的考生,应该尽早做学业和职业上的规划。

  规划一:再战考研

  再战考研的时候,系统性的复习很重要。随着近年来“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落榜生”选择二次或者多次考研。考生选择再战考研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情况做综合分析,并不是所有

  考生都适合二次或者多次考研。一般情况下,有三种考生是适合考研的:

  第一,自身所学专业限制性很强、就业面很窄、本科学校竞争力很弱的考生,这类考生亟须通过考研来增加求职竞争筹码;

  第二,不着急就业、想继续深造,但因为语言或者经济等原因,只能选择在国内读研的考生;

  第三,名校情结非常浓重、而且自我约束力比较强的考生。

  考生有过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后,往往再次考研时目的性非常明确,但是这并不是决定考研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成绩最为必要。

  对于这类考生,建议复习时不妨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做基础知识回顾;第二三阶段强化训练;第四阶段系统复习;第五阶段冲刺补考。当然,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复习时间段。黄皮书编辑部提醒大家,调剂成功的同学不在失利考生范围内,最全的调剂攻略戳。

  规划二:出国留学

  近几年考研的综合录取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而且,几乎所有的研究生录取都有多个固定的录取最低线,考生总分不过线或者有单科不过线,即意味着落榜。相反,国外研究生录取方式比较灵活,分数也不是最主要因素。有的考生国内考研失败,同样能申请到国外的名校。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考研失利的考生转而通过留学来实现自己的读研梦。

  对于考研失利的考生来说,最好能赶上美国9月份秋季入学,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准备托福、雅思或GMAT成绩。考生如果在1月份预感到成绩不好并立即准备语言考试,且能在3月中旬前考出托福85分或GMAT650分,还可以申请美国综合排名130左右的大学;考研成绩公布后,考生如果能在4月中旬前考出托福80分或GMAT600分,还可申请美国综合排名200左右的大学;对于无法考出合适语言成绩的学生,可以考虑双录取或者直接去美国读语言,语言通过之后再升读研究生。

  除了语言成绩外,文书、签证、GPA等需要同步准备。美国大学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习经历、科研项目、论文、专利等都可为申请加分,不像国内录取惟分数论。

  规划三:考公务员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与考研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考公务员了。每一年的公考大军都要远超考研大军。从历年经验来看,很多学生都是在大四的时候一手准备考研一手准备考公务员,但这样导致的结果以两者皆败者居多。因此,考生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专注,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近年来也有部分考生在考研失利后选择专一考公务员,但是在报考之前,一定不要盲目。

  事实上,许多考生都很犹豫,是立即着手考公务员,还是工作几年之后再考?除非有些岗位明确规定工作年限,否则考生应该立即做决定。一旦决定后,就要一气呵成投入备考中去,因为考生此时刚离开校园,学习能力比较强,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考生接触社会的时间越短,可塑性越大;进入社会时间越长,学习的欲望、动力、效果等往往越差。

  规划四:步入职场

  有机构曾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做了一个统计,其中94%以上毕业后会进入商界、3%左右会进入政界、2%左右会在学术界发展,最后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创造前沿的学者。因此,对于考研失利的考生来说,大部分都会转入职场。

  在求职大军中,考研失利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一些学生在经历过考研失利的“重创”后,甚至会在求职中表现出一些不自信。作为成年人,不要被这点失败给吓蒙了,要知道,你的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呢,比考研失利更大的挫折可能还在后头。

  应届生在求职时,既不能失去自信,又不能失去客观、理性。应届生求职时应合理展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有些预期短时间内难以达到,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实现。

  很多企业对考研失利的学生并不排斥,求职者如果能把考研坚持下来了,说明其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这也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