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授15年前的公开信何以刷屏

  • 今日更新调剂数据 0
  • 24考研累计调剂院校 0
  • 今日更新调剂院校 0
  • 24考研累计调剂数据 0

  这两天,一封《北大物理系俞允强老师的公开信》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在公开信里,俞允强教授指出,在自己所教的课程电动力学考试中,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下滑,期末考试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规评定,不及格的占近30%。比学校学生守则中的规定高出两倍半以上。由此出发,俞允强也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这封公开信引发网友疯狂转发和议论,不少网友表达了对当代大学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忧虑。然而,事情很快翻转,有细心网友发现,这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至今已有15年。北大物理学院也迅速作出回应,称“学院自2003年开始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了纯粹物理、宽基础、应用型等多个培养方案,允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分流培养。这一改革正视俞先生提出的问题……自2003年实行,经十五届学生实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样化发展的路径,成效明显,学校已明确全面推行这一方案”。

  一枚2002年的“石子”激起了众多波澜,让人慨叹。北大物理学院的解释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即北大物理专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可以认为,情况有所改观,但若说公开信提及的现象不见了,恐怕也不尽然。事实上,这也正是这封写于15年前的公开信让舆情发酵的根源所在。时至今日,大学生学风浮躁、忽略基础课程、热衷于各类考证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随着外部诱惑增多、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及整个社会层面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大学生心有旁骛的情形未必比15年前少。据报道,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为防止学生逃课,专门引入了一套面部识别系统,“刷脸”签到。据称,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防逃课”成功率非常高。

  不过,当上课成为教师与学生的“猫鼠游戏”时,真不知让人说什么好。这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俞允强公开信里的焦虑和无奈:“我感觉至少有10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稳步地’下降……”

  不仅如此,近年来大学学风的浮躁还表现在种种学术不正之风上。不仅有学生抄袭剽窃、伪造数据,就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常常热衷于外出讲学、混圈子、上电视,急于评职称、拿奖项、成名家。从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看,这些往往也是“学术GDP”“学术锦标赛”机制误导下所制造出的学术泡沫。

  这些年,不少大学校长或教授的毕业致辞都会引发舆论追捧。客观而言,教授们谈及的多是一些基础性常识,如耐得住寂寞、学术诚信。然而,公众的热烈追捧表明,学术领域亟待回归常识。这一点,从已经持续多年走红网络的西南联大可见一斑。人们都感慨于在国难临头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人的执着与勤奋。

  可以说,15年前困扰俞允强的问题今天依然让人纠结。如果大学陷于平庸烦琐、充满浮躁慌乱,无疑让人痛心。当下,国内众多大学都在紧锣密鼓地投入“双一流”建设,不少大学还列出了时间表。这样的姿态令人欣慰,但建设“双一流”不能回避老问题。“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扎实笃行,重塑严谨务实、勤勉进取的学风。

  说到底,唯有对“老问题”时时保持警醒,我们的大学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斯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