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一项历时8年的调查揭示考研党生存现状:本科双非,就该被嘲讽?(连载一)
2020-07-16
掌上考研公众号

  • 今日更新调剂数据 0
  • 24考研累计调剂院校 0
  • 今日更新调剂院校 0
  • 24考研累计调剂数据 0
  前言

  考研党的真实生存现状如何?一项历时8年的考研大数据调查,为我们揭示了现状背后的事实。

  01为什么考研?用理想为现实加冕

  选择考研的大多数,往往是非名校考生。从2015年到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从165万增长到341万,屡创新高的人数中,占比最多的考生来自双非。

  

  2018年,本科来自非“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8成,一方面跟非“双一流”高校学生总量有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读研意愿更强。

  2020年报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

  02学校名气vs学科实力,考生多年来都更看重前者

  从2014年、2016年及2019年的调查来看,学生择校时更看重学校名气。

  2014年在被问及“你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时,近三成学生选择了学校知名度,占比最高,其次为奖助学金待遇和学校地理位置,分别占19%和16%。

  2015年,双一流正式提出后,多数考生在择校时更多衡量两个主要因素,学科实力和学校名气。

  

  在2016年调查中,“是否为名校”在考生择校时占据压倒性优势,达60%。

  

  2019年,选择一流大学的考生超五成,选择一流学科的仅占三成。

  如此选择趋势下,导致部分学科排名较强但学校排名靠后的高校,招生情况可能不如学科排名较之落后的知名高校。

  03弃考的主要原因:找到了好工作

  每年考研人数,大致分为三类,上岸党、弃考党和陪跑党。以2020年为例,报考人数341万,实际上岸党仅110万左右,所以后两类考生为考研的大多数,在面临是否弃考或二战的抉择时,他们多以就业这一现实因素为导向:

  

2013年调查显示,如果考研失利,34.4%的考生在找到好工作后就不会二战,占比排名第二,占比最多的考生是选择继续考,但二战的动机很大可能也是为了找到理想工作。

  

  2017年,我们再次调查了与2013年相似的问题——“如果要通过调剂读研,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因素?”,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选择“就业预期”的考生占比最高,达39%。

  

  2019年,#弃考#成为热门话题,四成考生会因为找到好工作而放弃考研,这也成为弃考的最大影响因素。

  弃考等于逃避学习?考研等于逃避工作?除了顺利上岸的考生,其他的大多数似乎总是在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在考研动机中,2014年和2018年均有四成左右考生表示选择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其他因素相比占比最多。

  如果考研的目的,是用理想为现实加冕,那无论是找到好工作的弃考,还是为了找到理想工作的考研,其实,都无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