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连续三年被亮就业“黄牌”之忧
http://kaoyan.eol.cn 网络 2014-12-05 大 中 小
教育部前期对全国15个难就业专业亮出“黄牌”,动画专业名列其中,这已是该专业连续三年被亮“黄牌”。10年前的热门专业,缘何成为就业难题?记者调查发现,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开设这一专业,甚至包括一些农、林、医学院校;但另一方面,随着动画产业急速发展,高素质人才又供不应求。一些无法与产业对接的学院新一轮的专业调整在所难免。
动画专业连续三年被亮就业“黄牌”
“从小就梦想做手冢治虫这样的动画大师,结果毕业的时候发现连从事动画工作都不太可能了。”长春市某综合性本科大学动画专业学生王涛去年在找工作时发现,竟然没有一家动画公司到学校招聘,他只能跑到其他动画院校去“蹭招聘会”。毕业之后,没有固定工作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北漂一族。
这所大学动画专业系主任表示,王涛的专业每年有30名毕业生,从事动画行业的不超过六成。“没有正规的用人合同、也没有正当的劳动保障,只能给动画制作室当临时工,打黑工,这部分学生选择漂在北上广,他们的这种‘就业’无法进入教育部的统计中,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国内资深动画制作人郝博表示,虽然动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然而能够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只是金字塔尖,在日本,有千千万万的动画人才出现一个宫崎骏,所以这一行业的竞争实际非常激烈。
日前,教育部对全国15个难就业专业亮出“黄牌”。动画专业名列其中。据教育部学生信息网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动画专业毕业生规模1.4-1.6万人,全国共有本科专业506种,在全国1166所本科高校中,有348所本科高校开设动画专业,即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开设这一专业。在所有学科中,动画专业已经连续三年被亮“黄牌”。
农林医学院校也设动画专业
吉林动画学院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动画本科院校,2000年成立之初,200名毕业生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毕业后也都进入国内动画的领军企业中。
然而2004年成了动画行业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政府出台政策推进动画产业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呈井喷式增长。
国内一批动画频道和少儿栏目开播,当年广电总局宣布收到全国60余家动画制作单位报送的申请立项剧目共191部、1.6万集,动画长度加起来共有20万分钟。
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很多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据吉林动画学院动画分院副院长赵滨回忆,“其后几年中,就连很多农业、林业、医学院校都成立了动画专业。”
据业内人士分析,众多非艺术院校成立动画专业,一是出于自身招生困难考虑,动画专业属于艺术类,录取分数较低,报考学生的认可度高,因此开设这一专业可以完成很多招生指标。二是动画专业的收费较高,每年接近两万元的学费达到了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限度。通过大量招生,每年可以收取不菲的学费。赵滨表示,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一是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二是没有相应的硬件投入。
上手快、基础好的学生永远稀缺
好景不长,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动画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动画公司逐渐被淘汰掉。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面临就业压力。吉林动画学院就业办主任王晓岩介绍,对于全国八大美院及专业动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并不是难题;从目前动画产业的市场来看,动画专业的人才也远远没有饱和。“每年我们动画分院的毕业生达到上千人,其中20%的学生能够进入到领军企业,其他也能进入到动画工作室,从事相关工作。但对于一些非专业院校来说这一压力就非常明显。”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与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相比,我国动画产值占GDP比重还很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近些年原创动画的兴起,还将需要更多的动漫人才。
网易公司视频部总监史天赫表示,“动画行业人才永远不会饱和,但堪称人才的却很少,上手快,基础好的学生永远稀缺。”
“近些年,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教学调整,不光只培养会做动画的学生,还向更广泛、更细分的领域拓展,例如农业动画、建筑动画、医学动画等。让动画与更多的领域交叉,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吉林动画学院动画分院院长武立杰说。
备战2019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 |||
考研全程规划 | 专业院校精准定位 | 考研复习计划 | 考研选校 |
推荐阅读
考研工具箱 | 考生须知的时间轴 | 考研备考月历 | 考研之旅全程定制 | 考研百科"助跑" |
考研招生简章 | 推荐免试申请攻略 | 专科考研宝典 | 专业硕士报考指南 | 跨专业考研指南 |
考研专业目录 | 13大学科门类解读 | 热门专业解析 | 学硕专业 专硕专业 | 最受文科生青睐 |
考研选校:院校库 | 211 985 34所自划线 | 研究生院名单 | 教育部直属高校 | “双一流”名单 |
掌上考研
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订阅号
研究生留学qq群: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