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马原新大纲分析题解析
http://kaoyan.eol.cn 跨考教育 2014-04-30 大 中 小
一、唯物论。
“一”。在辨证唯物论中,考生要重点掌握一个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这是唯物论的第一个关键原理,亦是新增考点。
二、辩证法。
(1)“二”。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的观点是指全面、联系、发展、承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考生要能区别辩证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指唯物辩证法的体系。
(2)“三”。唯物辩证法中,有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包含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内外因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和矛盾分析法等重要内容;在质量互变规律中,应重点记忆度的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质量互变规律内容及其方法论要求属于未考点,考生需引起重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明确了事物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它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3)“五”。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通过一些环节实现,其中,辩证法五对范畴是重要考点,2009年第34题就考察过。五对范畴分别是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各位考生要能够在这五对范畴之间做出基本的区分。
三、认识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备战2019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 |||
考研全程规划 | 专业院校精准定位 | 考研复习计划 | 考研选校 |
推荐阅读
考研工具箱 | 考生须知的时间轴 | 考研备考月历 | 考研之旅全程定制 | 考研百科"助跑" |
考研招生简章 | 推荐免试申请攻略 | 专科考研宝典 | 专业硕士报考指南 | 跨专业考研指南 |
考研专业目录 | 13大学科门类解读 | 热门专业解析 | 学硕专业 专硕专业 | 最受文科生青睐 |
考研选校:院校库 | 211 985 34所自划线 | 研究生院名单 | 教育部直属高校 | “双一流”名单 |
掌上考研
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订阅号
研究生留学qq群: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