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
4."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 )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 )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6.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7.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 )
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
9.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0.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 )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1.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二、简答题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4.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5.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论述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