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
——2016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
今天,我们共同庆祝2016届研究生完成学业,走上新的人生旅途。值此机会,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致以热烈祝贺!与此同时,让我们共同感谢为你们成长而辛勤付出的研究生导师和教职员工!
弹指一挥间,同学们在北理工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在这里,你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研究领域,遇到了高山仰止的导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你们接受了学术训练,经历了学术探索,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完善着自我。我为你们的成长感到欣慰,并祝福你们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年,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此刻,我感到发生改变的不仅是你们,还有这个时代。似乎一夜之间,互联网+、大数据、双创、众筹……这些词汇涌进我们的生活,甚至正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北理工的学子,离开校园后,你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变革的时代,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你们为了迎接这个变革的时代,既需要有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还需要有创造世界的能力。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谈谈如何用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
一、希望你们用创新思维,去发现新世界
创新思维意味着质疑、批判、变更乃至颠覆,这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独特之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有一句至理名言,“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揭示了变化是物质世界遵循的客观规律。如何应对变化的世界,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只有创新和创造,才能把握变化的世界,打开一个又一个未知之门。
大学是人类重要的学术创新机构,是提出新思想、传播新观念、创造新技术、诞生创新人才的场所。大学文化体现着远大理想、独立思考、百家争鸣,其最重要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而科学精神的基础是创新思维和独立人格。钱学森先生曾说过“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他还指出,“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这是对科学精神的精辟诠释。
回顾我校历史,它的精华篇章记叙了北理工人探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故事。上世纪50~60年代,我们的前辈没有满足于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立起常规兵器专业,而是克服困难,创建火箭、导弹、雷达等尖端武器专业,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多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师生们肩负起建设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以创新精神谋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更多的第一。以最近几年为例,我校信息学院师生发明的高速运动体交会测量技术成功应用于导弹定型、飞船交会对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我校材料学院师生发明并实现产业化的第三代含能材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武器战斗部的投送和毁伤能力,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更令我们自豪的是,许多研究生参与了这样的高水平研究,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校史精华篇章中的亮点。
同学们,今后无论你们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还是奔赴其他行业,都希望你们能保持和提升创新意识,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希望你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在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