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优化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环境
2017-08-31
中国教育新闻网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当前,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的“地方方案”,如广东省启动了“7+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浙江省实施了“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另外,由于地域、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的不同,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教育生态有所差异,在其生态结构和路径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内涵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不同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短暂的平衡和长久的失衡,充斥着一致性和矛盾性,而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可以运用生态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

  按照主体和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内涵:一是个体层次。地方大学中的成员,如学生、教师、职工,和自然生态中的生物个体一样,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以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个体以外的环境对个体生理、心理、成长等形成的各种影响,有助于揭示个体生态发展规律。二是高校层次。地方高校是个体及其校内环境的集合,又是省级区域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地方高校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合作关系,地方高校发展是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三是区域层次。以个人和地方高校为主体,从纵向不同层次教育,到横向不同地区高校布局,构成了省级、国家级教育生态系统,体现出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系统非常类似的层级结构,下一级受到上一级的影响,同时又推动着上一级的演化。如果把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地方高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群落或者小的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教育生态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从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地方大学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就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三是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四是教育费用的增加与各级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教育的能力和愿望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等。造成这些不平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内部因素来说,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到不同国家的教育生态系统,再到省级、地区级、市级,都呈现出层级性。因此,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要加强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才能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外部因素来说,高等教育受到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影响,地方高校必须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发展目标。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结构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结构,是将教育系统与环境系统结合成教育生态系统来分析,研究高等教育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分析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生态结构时应把握好以下环节:一是输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的输入;二是转换过程,即处理输入与控制输出的必要过程,具有弹性调控机制;三是输出,即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首先,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要把课程的系统进行生态学的分析,从目标到方法、评价等,再分解成若干指标体系,构成微观的课程体系。它有三种功能:一是编制课程,贯彻更新知识,改革教学内容的目标;二是实施课程教学;三是评估课程与课程的效率。从整个规范环境及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缩微到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以及教室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处,甚至学生个人的生活空间或心理环境,都属于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产生了许多矛盾,表现为:在教学价值上,过度重视教学的功利性价值,导致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教学目标上,过于注重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特殊性;在教学任务上,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轻视学生主体人格;在教学方法上,以注入式、灌输式为主,忽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在课程上,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模式上,表现为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造成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视野较为狭窄、创造潜能受到抑制;评价方式上,以分数高低作为指标,导致分数成为唯一标准。

  其次,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要解决学科和课程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投资太少,能量流严重不足,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或者能量流、物质流虽然很大,但因流向不尽合理,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和生态平衡。高等教育生态功能的失调,突出表现为教育的效能不高。教育的效能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知识和科技成果的输出和转化等进行评价。当前,地方大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重业务,轻政治;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相当数量的高校无法提供高新科技成果和成批的适用技术成果。这种状况,既不能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不能促进和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自我完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