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大研招纵览:学校简介、选择理由、平台优势、求学渠道
2015-07-24
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武汉大学为您提供的成才平台

  (一)一流的学科与师资

  武汉大学是一所百年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48个院(系、所、室、中心)。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8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截止2013年5月,武汉大学11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有38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600余人,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 项目 ”(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 “863 项目 ”计划领域专家、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

  (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确立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稳步推进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启动“武汉大学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项目,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一批校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训平台与实践基地,开发一百多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邀请百余名行业专家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系列行业发展前沿报告,建立以实践特色为主的多样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标准,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教育模式初见成效。

  (三)多元化的优秀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途径,根据不同学科研究生培养规律,不断完善培养类型,丰富培养层次。现已在硕士与博士培养阶段的紧密衔接中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创新导向、各具特色的直博生制度,“1+4”硕博连读制度和“2+3”硕博连读制度等多元化贯通式培养模式,使硕博连读成为一种主要培养模式,每年都有600余名优秀研究生通过上述机制提前进入博士生培养行列。

  (四)为拔尖创新人才设立跨学科培养特区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集群优势与交叉优势,多维度搭建跨学科培养平台。依托“985工程”战略性跨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先后成立了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十余个实体性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着力选拔跨学科优质生源,鼓励导师跨学科招收优秀研究生,积极推进跨学院、跨学科学位点的设置,形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合作机制。2011年,启动“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每年拿出200~300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资助项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等。

  (五)搭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教育平台

  学校以健全多元化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主动寻求与美国杜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签订了近百个研究生校际联合培养协议;积极参与联合国、欧盟以及各类国际组织科研合作项目,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深入挖掘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资源。加大国家留学基金委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的政策宣讲力度,近五年共选派584名优秀研究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设立了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2007~2013年共有439名研究生获得资助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研修。大力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国际化,致力于全英文课程与全英文专业建设。

  (六)强化研究生的绩效性奖励

  学校先后颁布《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办法》、《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延长资助期限的规定》等文件,建立了动态择优的竞争性激励机制,每年拿出近2000万元专项经费,对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进行集中奖励,奖励额度从6000元/人到5万元/人,奖励名额接近2000人。同时,积极开展优秀研究生、研究生学术之星的评比表彰,形成了政策激励、学术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全方位激励机制,对于鼓励研究生潜心学术、勇于创新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建立全方位覆盖的综合奖助体系

  详见奖助体系解析

  (八)广阔的就业前景

  我校极为重视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先后在武汉钢铁集团、湖北省测绘局等近百家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导师工程”,深入用人单位调研,了解社会需求,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每年通过校内网络平台发布近万条就业信息,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武大校友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成立了近百个校友会,校友为武汉大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研究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资源。我校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0%以上,就业单位多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新闻出版、医疗卫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境内跨国公司等单位和行业领域。从就业区域看,京、沪、粤、鄂是毕业研究生就业首先地区,形成“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就业格局。“武汉大学”已经成为海内外人才市场上的知名品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