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减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亦喜亦忧大话考研路
近日一则报道中称,南京一女生考研压力大偷东西后才能酣睡。在去年,一名考生因压力太大而自杀。今年来由于工作和就业的压力增加,考研的人数连年增加。跨考考研辅导专家表示,这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关注。那么在在考研大军中存在哪些压力和心理问题呢?他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考研者大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一类是连续两年或者更长时间考研而不参加就业的“校飘”一族,还有一类是工作几年之后来考研的。他们面对的压力不完全相同,采取的对策也因人而异。
在校生考研:惺惺相惜莫为考研而考研
现在考研的学生中主要有三种心态,一种是对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下功夫钻研;一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提高学历层次的,这类考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还有一种是没有明确意向,看着周围同学都考研,也跟着报名、要搏一把。但在校生同时也面临着考研和工作双重压力。不过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面对着相同的问题,压力的性质也相同。很多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结成一个个小群体,三五个人每天一起看书,一起吃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既可以平衡考研造成的群体压力,又可以宣泄找工作等事件产生的个人压力。一起学习,一起休息,个体内疚感降低,积累的个体压力还可以及时地释放。美国人有句谚语,“只工作,不休息,会把天才变成傻子。”调节好心理状态,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这几年,为数不少的学校经常遭遇对这种学生录与不录的尴尬。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考生“为考研而考研”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考生翻来覆去就看那些书,知识没消化,课题研究、实验能力都比较弱,应试倾向严重。每年研究生招生时都会有老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调查,并且在面试中增加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尽量淘汰那些死读书的考生。跨考考研辅导专家表示,导师们在选择学生时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马云龙博士介绍,为了方便做课题,要求学生在计算机、英语方面能力突出,还要写一手好字,凭经验看,字迹美观、工整的学生相对认真、利索,手术做得往往比较“漂亮”。所以考生在考研备考中要注重实践,不能死读书。
校飘考研族:权衡利弊处理好矛盾心态
“校漂族”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往届毕业生中不找工作而连续考研的人,现在也为数不少。经济压力、工作压力还有考研压力同时加在他们的身上,可以说是负担最重的。同时,因为同届的同学大多已有出路,这些考研生几乎都是孤军奋战,这让他们失去了来自同伴的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们都有实现自己最大潜能的需要;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潜能的实现受到阻挡。对于校飘一族来说,他们不能再容忍自己的失利,因而焦虑程度最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