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读博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6-07-07
学术中国公众平台


  文/leileely

  2011年9月,我第一次来北京,保研面试。时隔四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能够清晰的回想起面试结束那天晚上,我在四环路边用IC卡给家人打电话时内心的喜悦和雄心壮志。“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有太多故事将要发生。”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憧憬着北京的研究生生活。

  即将进入博士三年级的我,早已褪去了当年的稚嫩和激情,生活的重心伴随着毕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开始逐渐转向人生的下一阶段。要说过去将近四年博士生涯最深的感受,无疑是对读博本身的体会——读博或做科研与生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选择读博,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方面,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岁月里其实浓缩着日常生活的精华。读博是枯燥乏味的,你需要花费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来阅读字迹娇小的外文文献、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编写中规中矩的代码,终极目标不过是尝试解决专业领域里的一个小难题;读博也是有趣的,在加班加点终于解决缠绕在你脑海数日的难题后的兴奋能带给你最真实难忘的满足与欣慰。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平淡无奇的绝大多数日子里,我们忙碌奔波在工作岗位;当偶得清闲与家人朋友相聚之时,才会更多的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利用五年时间潜心科研获得博士学位,不正是我们在浮躁社会里追求的一份沉静与踏实吗?也许寂寞繁琐而漫长的追求自我价值的科研过程,就是科研最大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在科研职业化的今天,科研行业与其他职业的差异正在日益弱化。以前只是富家子弟才有时间和金钱从事的科学研究,如今显然早已没有那么纯粹,其本质早已从一种兴趣爱好转变为一门职业。因而也越来越像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需要经营,需要人脉,需要积累,也需要资金。也许我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选择了科研,但科研同样改变着我们。那种只有少数人从事的、只是出于纯粹兴趣爱好、没有经济等外在压力的科研环境肯定是回不去了。所谓适者生存,我们要适应新的科研环境。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处处江湖。说不上有多险恶,但也绝不轻松。必须练就深厚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在学术江湖立足。

  曾经意外的看到一本电子书The Ph.D. Grind(中文译名《“研”磨记:一名博士生的回忆录》)。“研磨”一词除了有“对磨料颗粒进行精整加工”的含义之外,也有“研究琢磨”的意思。在这里既可以象征读博期间需要接受“研磨”,培养学术能力,不断自我升级,又可以表示科学研究离不开主动的钻研和磨砺。这对博士生涯,甚至科研工作的描述可谓恰如其分,简洁精辟。

  那读博究竟在读什么呢?沿着回忆的时间轴,《“研”磨记》一书对博士学习生涯的经历进行了完整的回忆和描述。有迷茫和绝望——在博士阶段前期找不到方向及面对恒河沙数的文献时;也有笃定与兴奋——在发现一个可能的研究问题或创新点并为之努力奋斗时;有低谷和挫败——在一次次收到论文的拒信和得不到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时;也有幸运与满足——在会议报告和交流中认识专家前辈并能得到他们的指导与肯定时。具体来说,我个人读博期间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
北京考试报 2019-04-09
中国教育报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