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英语翻译基础,这门是核心科目,初复试都会考到。翻译基础第一部分是30分的短语翻译。这部分很多人会从chinadaily上下载从A到Z的词语翻译,尤其是最新的热词翻译,但可能考到的并不多。这里建议大家从论坛里下载历年考过的一些短语互译,打印出来背背,每年还是会有不少短语在别的学校试卷上出现过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别人是怎么处理短语翻译的。我之前收集过截止14年大部分学校考过的短语互译,有需要的可以发给你们,但15年的就要靠你们自己收集了。当然每年也会有几个见也没见过的短语,我的态度就是let go吧……再说篇章互译,这部分我看过的书有连淑能的《英译汉教程》,杨士焯的《英汉翻译教程》,陈宏薇的《新编汉英翻译实践》(这三本也是厦大的参考书),也看过张培基的英译散文(这本可以拿来在前期积累下句型,但考题还是偏实际的,因此不建议在上面花很多时间)。另外许建平的《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这本书上大部分题我都做了,很实用。最后,在考前一个月左右我就不看书了,做真题。关于真题的来源,这里我推荐一个网站,叫翻译硕士真题网。这里有很多学校考过的真题,应该比大部分市面上卖的参考书里的真题要新和全,不少还有答案。我把它们都复制粘贴然后打印出来,自己做了对照着修改。其实到后来我的感悟是看书的提升还没有真题快,当然前期看书打好基础还是很重要的。最后,因为这一门有4篇短文要翻译,不少人感觉时间不太够用,所以考试时要注意时间。我在考试时就因为紧张看错时间结果提前一小时写完,最后2篇汉译英根本就没思考直接写了,等我发现时间还早的时候已经写完,想改都改不了了,总不能把一整篇都划掉重写。然后我就坐那哀叹了一小时,期间还瞄见前面同学娟秀的字体,默默祈祷不要把我们的卷子放一起。(我们这一排都是考厦大翻硕的)
最后一门是百科与写作。今年的百科部分又变了,有10道题,每题5分,每题又有2个小问。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分值设置有一定的弊端,因为每个人都有盲点,一个点不会就5分没了,损失还是挺惨重的。因此明年的题型可能还会像14年一样,25道题,每题2分,这样一道不会还有其它的可以补救。厦大的百科偏文史类,很多人在准备这一科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因为范围太广了。我是这么准备的,买个厚点的本子,先看下历年考过的内容,比如说第一道题考了诗经,那我就百度和诗经有关的内容,把重点记下来。考了西方美术史,我再百度,把它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也做好笔记。同理还有西方文学,哲学,音乐,电影等。每做完一部分笔记我都留下空白供日后补充。等把这些框架做好了,我开始补充了。参考其它学校的真题,比如别人也考了西方哲学,我就在哲学这部分补充考过什么内容。这样分门别类地记有便于日后查找,也能加深印象。最后我记了一整本,基本是按不同学科门类来记的。闲着没事我也看看一站到底,扩展下知识面。应用文这一块,厦大每年都考演讲稿……我还是从论坛上下了历年各校考过的文体,并看了范文,但并没太在意,因为它最后还是考演讲稿……我觉得这里可以稍微偷个懒,但也要看看不同体裁的,以免它风格突变。大作文我也没怎么准备,之前有弄过一个本子记自己看过的好文章,记了一张纸就没坚持下去了,你们可以试试。这部分有人推荐看高考满分作文选,我看的是一些名家写的散文,周国平余秋雨余华苏童王小波刘亮程苇岸……都是自己喜欢的作家。因为都是成年人了,不能还跟人家十几岁的小孩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言之有物,论述有理有据,同时要有文采,适当掉书袋显示下自己的“博学”但最重要是要有自己的见解……当然要做到这几点是需要大量阅读积累的,非文科考生实在不行只能看作文选啦。总结下,除了政治,我主要把时间花在短语及篇章翻译还有百科上了,因为本人英语专业,专八80+,翻硕这门没太准备,非英语专业考生还是要重视的。最后,手机打字,不好分段分重点,(其实还是懒)大家凑合着看。有什么问题再问,我回头再写下复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