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及日期:我校参加全国统一网上报名,所有考生均需于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7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报名必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为: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为: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并认真阅读《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时间及地点: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已在网上报名的考生,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到报名点现场确认并照相。
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北京地区的考生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确认报名;外埠考生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注意:不进行现场补报,请考生于规定时间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公开)“研招网”招考公告。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高峰,避免网络拥堵。
(三)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手续: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在2018年9月1日录取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确认已交费者现场采集照相,报名点打印考生信息表,考生校对无误后交回。
6.经我校审查后,凡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7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五、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初试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四)初试科目:见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政治理论、外语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它专业课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六)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另行通知。其中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另行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六、录取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其中,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以上两种录取类别均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
被录取的新生经本人申请和我校同意后,按规定在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检查通过后,可以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参加工作1至2年后再入学学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