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年真题要重视
根据2016年试卷的分析,我向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意见,能够覆盖所有考点的资料,就是历年的真题。
这个历年的真题呢,不是指十年或十五年内的真题,那么多少练习的题量比较好,那么我们练习什么样的题比较合适,我向大家推荐历年的真题。从历年真题的梳理上来看的话,像原来考察过的内容,它还会以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出现,像八几年的题,九几年的题,那么变换一个角度的话,那么现在它仍然会考查出来。
我们在进行复习的过程当中,总要选择一个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一种模拟,而只有真题,它直接就是考题,它是最能覆盖所有考点,最能体会命题角度,也最能够展现出命题规律的这样的一份资料。所以建议同学们把真题最好做一遍到两遍。
四、数学复习的几大误区
从我们对于考试的分析和同学的反映来看,不难发现我们同学们在复习中比较明显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太注重结论,而轻视原理。
影响数学高分的内容,重点是在前面的客观题部分。客观题这部分,其中八个选择,六个填空,占有56分。如果客观题答的不好,这张试卷是很难获得高分的。那么客观题重在考查什么?
一般来讲,填空题相对比较简单。而选择题一般有干扰项,所以重在考查原理,而这一部分的分值呢是不容易获得的。所以对于原理我们还是要重视。比如说原函数存在定理。那么被积函数小f(x)要是连续,那么我们知道它的原函数是存在的。掌握到这个程度是不可以的。那么被积函数如果不连续,它有第一类或第二类的间断点,它有没有原函数呢?我们就要把这些理论问题要进行深入要搞清楚。
再比如,像独立重复试验当中,事件概率的计算,那么这样概率的计算,我们不能仅仅掌握n重伯努利实验,我们还要掌握几何概型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帕斯卡分布。所以在2016年数学三的填空题当中,就考了独立重复实验当中事件概率的计算。所以我们要在复习过程当中,不仅要抓住结论,更要把结论的过程搞清楚,它就是命题的重点内容和角度。
第二个误区,就是重个别轻全面。
我们不能重视个别,而要进行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但是这要一分为二来看,也就是说,建议数学一的同学,只要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那么对于高频的考点,也一定要进行重点的保障把握,但是二和三,由于考试内容相对较少,所以它的重点,它的规律性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要重点掌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面复习。
第三个误区就是,对于解题,我们重模式轻思考。
必要的模式是需要掌握的,但是在使用这个模式的时候,我们怎样对这个模式进行认识,怎么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实行思路转化,怎么样在转化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进行逆向思考,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在复习当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第四个误区,就是重外力轻自身。
特别是在每年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但是很多考生呢,特别注重外力。外力只是进步的一个外部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更要调动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所以我们在后面的有限时间里面,虽然时间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时间是够用的。只要我们把这部分时间合理安排好,合理的规划好,要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那么我们在最后这个阶段,就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
也就是说,从综合能力来看的话,如果根据个人目标,想达到国家的复试线,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如果你要是考一些名校和一些热门的专业,那么就不是这样能过国家复试线的问题,那就是说要达到高分值这样的一个问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