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题的特点来讲,我建议同学们把这五道题分为三块来复习。
第一块是马原
这门课因为几乎不受时政影响,所以可以较早开始准备。马原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提问不明确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是要培养的,因为一旦原理选错,写得再好也没用,而其他学科分析题多少还是能够围绕材料来写的。
所以头脑中一定要有框架,才能逐步缩小范围锁定候选原理,比如首先要确定这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唯物史观。如果确定是辩证法(提问可能会直接提示你这个范围),那么又分成几块,比如我们常说的二三四五,也就是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种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等,考的可能性较低),五对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个框架的建立,我建议大家把《知识点提要》里的哲学逻辑图好好看几遍,先把层次搞清楚。
从练习角度讲,有两个资料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一个是真题,一个是8套卷。
首先是做真题,学习审题答题技巧,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到哪些原理是容易命题、经常命题的。比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在08、09、11、12年连续命题,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原理。真题做完之后再去练习《8套卷》里的哲学分析题,大体上都应该能自主找到原理,就达标了。
第二块是毛中特、史纲、思修
这三门课难度适中,得分率也是5门课中较高的。
除了背诵基础的知识点之外,复习时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与时政的紧密结合,这也是我上课反复强调的,比如今年的长征胜利80周年、七一讲话、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六中全会等,都是必须要了解命题角度的。
二是史纲要特别注意把握大的时间轴概念以及历史和现今的对比问题。
三是语言组织问题,只背了知识点不会针对提问回答也是拿不了高分的。而且真题里有些提问也不是可以直接照搬书本上原话的,必须学会结合材料自己临场编一些相关的话,这一点可以通过看真题的参考答案来训练。在确实找不到原理或者话不够的情况下,结合材料编出一定的“套话”来争取一些分数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块是当代
这门课很多同学在强化阶段完全没有看过书,而且有些辅导班也不单独开设这门课。我的建议是用《命题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当代部分做教材,与时政一起复习。不用背诵,主要是看可以怎么出题,又如何作答,学习这个话语体系和组织答案的方法,因为这门课几乎是无法从书上直接找到原话回答的。
主要参考资料:
《讲真题》:做近10年马原分析题真题;其他学科看2010年以来的或者至少近3年的分析题真题,了解命题风格、研究参考答案学习语言组织方法。
《考点预测(背诵版)》:背诵基础知识点,这本书篇幅少,而且已经分成了选择题重点和分析题重点两部分。
《知识点提要》:利用好其中的哲学逻辑图以及史纲时间轴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时政热点,看当代分析题例题
《冲刺8套卷》:马原分析题全部自己独立做,在研究过真题后大部分《8套卷》的马原分析题应该可以找出原理。其他学科分析题至少看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