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新大纲"毛中特"学科第八章第1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新加的内容较多,主要是在该节的最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增加了以下知识点。考生们需要对这些新加内容多看几遍。
如何复习这些新内容?"推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增加的,可考性很大;但又由于这个理论是刚刚提出的,还不算很成熟完善,所以考大题的可能性不大。大家需要把这个新加内容作为选择题来把握。"三农"问题是老问题,现在又重提三农,可考性也比较大,可以作为大题来准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创新"一词是关键,是我们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之首,所以要备加注意。
首先,章老师给大家捋一下大纲里的主要内容
(一)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念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二)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矛盾、风险挑战,必须更好落实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动力在创新,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形成新的产品群、产业群。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