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8考研政治考点预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①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前提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的。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找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之所以能够比较自觉地把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原因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后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

  ④党的十三大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⑤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十八大强调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⑥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①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经济基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上层建筑方面,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另外,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3)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②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第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①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1 2 > >> 共 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南京师范大学
9972257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详情]
华东师范大学
9063828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详情]
苏州大学
8953542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详情]
武汉大学
8541056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详情]
武汉理工大学
6808008
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详情]
中南大学
6698896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详情]
四川大学
6696184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详情]
郑州大学
6522888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详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