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逻辑的学习,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逻辑却是一直陪着我们成长的思维。出于中国人出题的方式和复杂程度的考虑,应对联考的逻辑试题,仅仅依靠我们日常积累的逻辑素养是不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学好逻辑关键要注重逻辑的学习方法,突破思维的瓶颈。
逻辑试题,总的来说分为形式逻辑和日常逻辑。形式逻辑更加注重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对于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的速度是大有裨益的,这是从时间投入和产出比率来说最符合经济规则。日常逻辑部分的学习,可能就不如形式逻辑见效快,这部分更多的靠的是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调整,日常逻辑的试题还是占较大的比例,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逻辑备考中我们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一个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通俗一点说,逻辑备考的目标就是做逻辑题做得又快又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在于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题,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提升;第二是对各类题的规律的总结和把握,掌握出题的规律和解题的技巧方法。当然这两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才有用,做逻辑题与弹钢琴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就形式逻辑来说,真假话推理要深入掌握对当方阵之间的关系,复合命题掌握前件和后件的关系以及相关之间的转化等等,熟练的运用,肯定能快、准、狠的解决掉形式逻辑相关试题。
但是有些同学学习逻辑一直达不到质的提升的一个原因是陷入了误区。我们必须及时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才能在考场中各个击破,不至于纠结半天,还得不出正确答案。
第一、忽视理论,怀着做出题来就行的心态。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错路。掌握逻辑的理论,并不是要考生去盲目的背诵什么是逻辑,逻辑的历史和发展。而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再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精通理论的前提下,结合试题,熟练运用,相关试题可以在20s左右的时间内做完。当然,对于形式逻辑来说,自己的摸索浪费时间的可能性比较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经验的传授,可以事半功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