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邸报"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作为封建官报,"邸报"在中 国古代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 用?
22、宋代小报出现的背景及其传播特征。
23、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及其创办者和创办背景。
24、中国近代国人创办报刊的"三次浪潮"及其历史意义。
25、王韬及其《循环日报》。王韬的办报思想和政论思想。
26、康梁的办报实践及其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报刊思想与"时务文体"(特征和作用)。
27、《新民丛报》与《民报》的论战。如何评价这一论战?
28、《苏报案》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9、黄远生的办报实践。他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30、中国最早的新闻学着作(徐宝璜《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概况。
31、《新青年》的创办与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2、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实践(《向导》、《热血日报》,红中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33、中国新闻史上的三次新闻改革:
(1)1942年《解放日报》改革的原因、过程、特点和意义。
(2)1956年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新闻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过程和特征。
(3)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3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35、"拒检运动"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三次跨越。媒介集团化的成因、机制及其影响
37、简述我国都市报现象的历史与现实。
38、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及各个阶段的符号特征。
39、世界范围内近代报纸产生的标志及其时代背景。
40、《星法院》的存废以及封建王权对新闻事业的钳制。
41、密尔顿(《论出版自由》)、洛克(《论自由》)等为代表的早期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观点,杰弗逊为代表的实践过程(在报纸国家间进行选择的着名言论)和各国法律形式的确认(《人权宣言》、《权利法案》)。
42、"曾格案件"的过程、意义和启示。
43、 资本主义报业的"黑暗时期"--政党报刊时期报刊的特点。
44、近代新闻通讯社(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的产生、发展。"三社四边协定"的兴亡。当今世界的四大通讯社及其发展历程(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
45、便士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等)在美国兴起及其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背景。
46、"黄色新闻"的含义和产生过程。普利策(《世界报》)和赫斯特(《新闻报》)的黄色新闻之争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47、"扒粪运动"的含义、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48、"新新闻主义"(普利策)、"新式新闻"(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但是加入了文学的创作手法)、"精确新闻"的含义。
49、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结合历史与现实,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作一简要评价。
50、何看待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现象。当代"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之争的本质和意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