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大学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出炉


  广州大学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再发力。日前,《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正式实施,明确将分“三步走”,到2025年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国内高校前75—85名,到2035年进入国内高校前50名,到2050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

  近日,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和校长魏明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学校将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构建“1+2+5”重点工程,包括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2大创新枢纽、5个交叉创新平台,力争70%招生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奋力迎头赶上,实现“弯道超车”。

  扩大博士后数量

  打造人才“蓄水池”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持续建设的过程,广州市委、市政府继续支持学校推进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的部署,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屈哨兵说,《方案》聚焦高水平、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目标。

  广州大学提出“三步走”策略,并明确到3个节点的具体任务。三者之间有何关系?“2025年前进一步夯实基础,2035年形成基本框架,2050年实现目标。”魏明海介绍道。

  《方案》提出,学校将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持续推动专业结构调整,本科专业优化调整为70—75个,70%的招生专业进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广州大学将打破专业壁垒,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和学业发展路径。“2021年开始,全体本科新生全面覆盖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两个培养计划。”魏明海介绍,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基础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突出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畅通本科—研究生培养通道;卓越应用人才,重点是夯实专业理论与技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根据《方案》,广州大学将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精准引揽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如何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魏明海认为,引进人才的国内、国外渠道要畅通,让优秀人才来了能看到发展前景,学校也要做好配套服务,解决薪酬、住宿、子女教育以及工作条件等问题。“既要引,更要育。”魏明海补充道,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扩大博士后数量,打造人才“蓄水池”。

  围绕优化学科布局,广州大学将重点加强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优势学科建设,力争形成国家“双一流”学科实力。在调整优化院系设置方面,将探索大学院(部)制建设,强化学科交叉融合。

  推进“2+5”学科

  与科研创新平台工程建设

  科研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硬实力”。《方案》提出,广州大学将推进“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工程建设。

  具体而言,广州大学将打造“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和“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2大创新枢纽,力争在重大基础设施减震抗风防灾与安全理论与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智慧运维研究、网络安全对抗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撑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及一流学科建设。

  同时,重点建设5个交叉创新平台,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平台、地理空间信息与智慧生态环境交叉创新平台、合成生物学与智能育种/精准医疗交叉创新平台、数字经济与数字文化交叉创新平台、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平台。

  聚焦数字技术与岭南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广州大学提出,将深化校地合作,打通人才培养、艺术研究与创作、艺术产业发展全链条,打造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决策咨询和应用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文化品牌。

  “我们还要依托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开放办学的文化影响力。”屈哨兵表示,由广州大学发起成立的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成员大学现已增加至18所,“期待更多的国际友城大学加入联盟”。

  《方案》还透露,广州大学将在穗深港澳创新带上加快建设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黄埔校区),以大学城校区为主体,桂花岗校区和黄埔校区为重要发展极,形成“一校多园”“多点联动”办学空间格局。

  作为合作举办方,广州大学将深度参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在研究生联合培养、“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合作,扩大面向港澳台招生规模。

  “广州大学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理应担负起推动所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办学使命。”屈哨兵说,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稳扎稳打向前进,把心思花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教育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可靠的接班人。(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