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文献检索:共四个知识点。这一块内容变动不大,总体上来说,这部分的要求更高了,07年考纲对于第一个知识点和第二个知识点有具体的解释,08年删除了解释的内容。第四个知识点“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进行了重新的整合,更加符合文献检索的流程。
4、教育观察研究:共三个知识点。这一块,仅仅在第一个知识点中有所变动,将“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改成“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更为明确,另外,删除了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07年考卷中已经出现,再次考的可能性不大。
5、教育调查研究:共考查四个知识点,与07年相比增加了“测量调查”的内容,包括测量调查的含义;测量调查的类型(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以及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测量调查是研究生阶段常常用到的方法,对于测量调查的把握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这部分的内容很有可能出现在辨析题或简答题部分,考生要特别注意问卷、访谈以及测量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问卷调查在07年的考卷中出现,08年需要更多关注访谈和测量。
6、教育实验研究:共考查五个知识点,与07年相比增加了“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包括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以及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07年考卷中考查了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08年重点关注新增的内容,很有可能出辨析题。
7、教育行动研究:共两个知识点,包括教育行动研究概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部分内容07年没有涉及到。近几年来,行动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是研究的主体,被研究者作为研究的协同主体,两者同时参与到研究的过程当中,在行动研究中尤为强调反思的作用。08年大纲增加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当前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为了更好的把握行动研究,考生可以参考一下台湾夏林清教授有关行动研究的文章或者是书籍(有关教育行动研究的内容有些教材中没有涉及到)。08年考研这部分内容必考,而且分值不会很少,最有可能是在分析论述中出现。
8、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共三个知识点,包括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的意义;资料整理的意义审核;分类;汇总);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概念、定量分析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概念、定性分析的过程、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涉及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和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特别是其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研究实践来说至关重要,考生需要好好把握。如果考生有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这部分内容会比较容易掌握,引导考生对于实践的重视。考生要掌握这部分涉及的各个名词的概念,辨析和简答题中有可能出现。
9、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共两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仅仅在文字表述上面有所变动。
复习对策
距08年考研还有5个月的时间,相信广大考生对于教育科研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把握这门课程,推荐几种复习方法:
1、案例分析法:在统考的四门课程中,教育科研方法偏重实践,重点在于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掌握。在07年的试题中,考到教育文献综述的构成、提高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方法以及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且都是在大题部分出现。鉴于此,考生们一定要重点把握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对于这四种研究方法的复习建议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找到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几篇比较好的报告,仔细分析,并尝试自行设计研究方案。
2、习题分析法:可以借助课后的复习题,进行搜索式复习,若发现不会的问题可以增强复习紧迫感,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重点。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习题在整个复习进程的地位,一是目标——所有的复习环节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解题;二是标尺——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3、厘清概念法:要注意澄清模糊概念。对教育研究方法课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如“被试、总体、样本、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误差、效度、信度”等,比较难以理解,再者,什么是准实验,准实验是不是等同于不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定距测量与比率测量的区别?随机分派控制组与非随机分配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中的区别?对于这些概念的掌握一定要联系到实际,放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去理解。
总之,从08大纲来看,考生在复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在掌握基本概念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在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时,要注意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了解基本原理时,要学会应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在复习其中一部分时,要做到前后比较,中外比较,融会贯通。
四、参考书目及其使用
实行统考以来,取消了指定的参考书目。在此,向考生们推荐两本本教育科研方法比较权威的书目。重点关注华师版教材。
(一)郑金洲、 陶保平、孔企平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华师版本)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新”和“全”。该书2003年出版,是教育科研方法课程领域比较新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比较全面的囊括了大纲的内容。在复习中,考生们要仔细对照大纲先通读这本教材,重点关注四种研究方法以及上文所述的新增考点。
(二)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该书是裴娣娜教授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而写成的,是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中经典教材。这本专著是她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文字朴实而贴切,很多案例帮助了读者的理解。但其不足之处是,该教材对08年考纲所规定的考查范围有未涉及或语焉不详之处,书中没有囊括教育行动研究。对于行动研究的把握,除了上文提到的夏林清的书外,还可以结合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该书中对于行动研究做了系统的阐述,有助于考生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复习中,考生要结合这两本书,相互补充,另外,希望也能够关注一下推荐的补充材料。海文预祝考生08年旗开得胜,一起加油吧!
以上我们从宏观、微观以及参考书等方面分析解读了08年教育学大纲的教育科研方法部分。关于大纲规定的教育科研方法部分的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海文专业课将会在上课当天当堂发放。权威老师的精彩讲解再辅以权威详细的资料,海文专业课给莘莘学子成功冲刺2008考研以最强动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