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研究生改革解读:不仅仅是改免费为收费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正在火热报名,上周一则“2009年所有部属院校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新闻成为考生关注的热点。这次改革之所以受关注,与其中的收费制度改革不无关系,很多人甚至直接把这个新政策理解为“研究生教育告别免费时代,趋向全面收费”。研究生教育为何要进行大改?改革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变免费为收费?它对考生会有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为考生解析。

改革的不只是部属高校

上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郭新立透露,从明年开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改革后将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后,要求导师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权力。

据了解,我国早期的硕士教育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硕士生是国家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学位属于“独立学位”。而国外学术性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博士教育阶段,因此硕士学位一方面是从事应用性工作的终结性学位,另一方面又作为本科与博士教育阶段的过渡性学位。这也是研究生机制要进行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2009年改革研究生机制的不只是中央部属高校,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加入到改革的队伍,其中就包括第一所新型省部共建高校--我省的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是该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负责人,对这次改革,他的评价是“革命性”的。研究生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导师重要的科研助手,导师有责任和义务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这次正是为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真正让以往研究生缺失的科研这一块给补上来,绝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改革就是为了收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已经运行了近30年。让人们完全接受新机制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据了解,以往研究生招生,有些导师不论是否有研究项目和经费都招研究生,其结果是一个老师带很多研究生却无力指导,研究生常年见不到导师或无研究项目可做的情况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以郑大为例,从200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则上都必须有科研项目,没有研究项目、没有经费的导师不能招生。在这种制度下,老师和学生就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且也是科研伙伴。导师将尽力争取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生将通过学习和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据了解,研究生机制改革后,以往的公费和自费说法就不复存在,改以奖学金代替。以郑大为例,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后,招生不再划分公费和自筹经费,而是分为全脱产和在职攻读两类,在职攻读不享受“三助”奖学金。

奖学金分为学业奖学金和“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奖学金。第一学年的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在录取时确定,以后每学年评定一次。全日制研究生可通过获得学业奖学金及“三助”岗位而免交或少交学费,同时还能获得生活津贴。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三类:A类免交全额学费,占40%;B类免交半额学费,占30%;C类自筹学费,占30%。全脱产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分为三等,获奖面达70%。一等奖学金5000元/年,占10%;二等奖学金3000元/年,占50%;三等奖学金1000元/年,占10%。研究生在学期间还可申请5000元/年、4000元/年的助教奖学金和助管奖学金以及其他勤工助学岗位等。同时学校还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用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专项资金。

这些数据都将改变现在研究生一月200多元补助的尴尬。以往不少学校实行的是统一发放普通奖学金的资助办法,它既与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无关,导师也缺乏调控余地,容易造成研究生混日子。

王宗敏说,研究生教育还要引入淘汰机制。导师不但要有经费投入,而且还要负责对研究生实际表现进行考核,表现不好的研究生将失去资助,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至于有人担心这种改革会对人文和社会学科造成很大压力,参与改革的不少院校表示,将会对这些学科进行适当的倾斜。

据了解,此项改革2009年是在所有中央部属院校和包括郑大在内的部分地方高校展开,而实际上,这项改革在去年和前年就已经开始在一些重点大学试点。从近两年这些学校的招生情况看,其招生热度并未因改革而受到太大影响。

正全力备考的郑大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小张说,学生最终看中的还是学校的名气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她说,从目前不少院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供的信息看,改革后,给予研究生的奖学金资助面还是不小的,虽然以后不再有公费了,但同学们并没有为此而放弃考研,反倒是因就业影响考研信心的有一些。她还举例说,她的一位学长去年报考了北京一所名校,因为成绩出色,拿到了数千元的半额奖学金,加上给导师做助教还能领到补贴,经济上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