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MBA毕业生收入颇丰,还往往有多种经济补贴,因此MBA项目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在美国,很多二三流商学院毕业生的起始工资就高达3万美元,这样的收入对于一名刚刚出炉的硕士毕业生还是相当可观的。所以,MBA被看做是通往财富的金桥就无可厚非了。但是,这座“金桥”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呢?
国外许多商学院对于MBA入学新生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学生“有雄心,有魄力,善思考,不怕挫折,不因循守旧,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事实上,一个学生在大学学业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不意味着他就更适合念MBA,能够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耶鲁大学MBA钱永强认为:学MBA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两类人:一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但亟需拓展视野,丰富实战经验的人;二是有丰富实战经验,回头补足理论知识的人。MBA不适合那种白手起家、寻求基本常识的人。
大致说来,有可能成为好的管理者的MBA报考者,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一、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认识;二、对所有学科(包括人文,科学等)都有兴趣,而且发展比较平衡;三、对于社会和外界环境的变动,比较关心,并希望对世界,对社会有所贡献;四、愿意(并善于)和他人相处,并能够积极地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当然,如果有比较好的领导才能,有影响他人的天赋,就更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了。另外,还要有接受紧张工作的心理准备。在美国,刚毕业的MBA一周的工作时间就是100多个小时。
要报考MBA,首先要了解 MBA这种学位设置的出发点。这个学位设置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在国外,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的一门科学,如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等,同时要求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即愿意并且希望成为一个管理者、甚至领导者,不同层次的领导者。还有不少学生是抱着这样一种目的来报考MBA的,即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将来可以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得到一份更高的薪水,并没有体会到学习MBA、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的艰辛和献身精神。
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好的VISION,因为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者都必须给这个组织指引方向,在重大问题上进行决策。二是要有强烈的号召力、感染力。你会不会打动人心?会不会很好地表达你的想法?会不会说服员工接受你的思想和方向?都很重要。三是要有献身精神。因此,不是每一个想读MBA的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读MBA。
认为自己基本具备学习MBA的素质的人是否就一定要报考呢?不一定。在报名之前,应当先考虑几个问题:
问题一、报考MBA的目的
就是说,为什么要考MBA?这个问题应当在自己心里重复多遍、经过缜密思考、排除一些杂念干扰后,再做出慎重回答。因为你不仅在选择一个学位,一个深造的机会,而是在选择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不管承认不承认,学习MBA就是意味着要当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或从事提供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如管理咨询、投资银行家等。不要拿换工作、图学历、名字好听等作为自己选择读MBA的理由。
一定要分析自己,找到深层次的需求和理想,然后与MBA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比较一下,再得出结论。如果结论是考,那么就要坚定信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样才可能舍得付出复习考试的辛苦和读MBA的心血与成本;否则,不如放弃。因为毕竟,成功的路有很多,每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问题二、客观条件
如果近期没有时间复习,或考上后也没有时间读书,或资金太过紧张等,那么最好先缓一缓,待考MBA的客观条件具备时再做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否则,辛苦半年,没有结果,得不偿失。当然,没有筹措学费不是主要制约条件,因为现在银行已经可以提供助学贷款。但假如目前负债累累,需要用未来两三年的收入归还,那么最好还是慎重考虑一下。
问题三、报考院校
首先选择报考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报考国外的MBA院校,需要考GMAT,并要按照学校的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可参考一些留学指南的书籍和站点。需要指出的是,国外MBA院校都有排名,院校之间水平差别很大,要尽量选择好的院校申请,否则不如选择国内院校。
如果报考国内MBA院校,则要在国家教育部56所MBA试点院校和中外合办MBA院校之间进行选择。试点院校的MBA项目获国家教育部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学位为工商管理硕士,入学需要通过中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简称MBA联考),以及各校自己组织的面试;中外合办的MBA院校,一般采用西方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聘请部分外籍教师授课。学位为中外院校共同授予的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由学校自主安排。只有选择56所试点院校中的一所作为报考目标,才需要准备MBA联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