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去年九月,教育部通知“准确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一时间引发极大关注。今年是新政实施的第一年,毕业后第一批拿到双证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将于今年九月正式入学,但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讨论并没有就此平息,到底上还是不上?在部分考生心里仍然顾虑不少。
高校“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冰火两重天
提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个机会。细数其优势,确实不少,比如:半工半读经济压力小、读研同时还不耽误工作,更重要的是毕业以后还能拿到双证,至少相比之前的在职研究生,含金量大幅提高。
然而就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实施第一年, 从学校招生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甚至出现空缺 。一边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爆满,一边非全日制却招不满,可谓冰火两重天。很多高校为完成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纷纷向全日制考生抛出橄榄枝,提出新生奖励计划,例如湖南科技大学预调剂公告提出:“学校为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提供3000元/生的新生奖励”。
与学校大力发展截然不同的是,不少学校非全日制专业生源远远不能满足招生需求。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计划招生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实际参加复试仅1名,教育管理专业 计划招生30名,进入复试的考生仅5名,其于全部为调剂生。
数据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再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包含法学与非法学)计划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70名,实际参加复试3名,农村与区域发展学院共计招收12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实际复试人数18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南京大学法律(法学)专业计划招生非全日制70人,拟录取仅5人,计算机技术专业计划招生非全日制50人,拟录取20人,工程管理学院金融硕士计划招生10人,拟录取3人。
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不接受“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如图,在所有被调查者当中,对“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调剂方案”持接受态度的考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3.1%,而持不接受态度的则占到了56.9%。
优势不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什么会遇冷?
在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既能拿文凭又不耽误工作经验优势的同时,更多考生的担忧则来自于毕业后被用人单位是否认可的问题。事实上,确实有事业单位公务员在招考中对硕士研究生明确提出需是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这也是考生对调剂非全日制存在顾虑的深层原因,就业仍然是考生考量是否读研的主要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此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差别待遇也是考生顾虑的原因之一。如图,最明显的表现是奖助学金和住宿条件的差异,以及读研期间的学术交流机会是否和全日制相同。事实上,为了吸引考生,部分学校承诺按照全日制考生管理方式给全日制(非全)考生提供奖助学金及住宿。比如北京化工大学提出了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享有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住宿待遇,以及一系列奖助政策。
当然最终究竟如何选择,还是应交由考生依自身实际情况和未职业发展规划自行定夺。如果在读研究生文凭的同时,也不影响工作,对在职人员增加职场竞争力来看,是个选择也是趋势,但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否逆袭转变大众观念,还需经由社会和时间检验。
(中国教育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