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太原市小店区的田女士反映,她接到北京某高校自主招生办公室的电话,称名额有限,有关系的才可以录取,只需花20万,不用面试就能顺利入学。由于田女士的儿子确实有意向报考这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并且已经在北京准备面试,接到这通电话后田女士“喜出望外”。但随后到学校教务处一打听才知道根本没有这个人,很有可能是骗子,好在田女士谨慎,不然差一点就耽误孩子参加正规的面试。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高考结束后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环节,很多家长如田女士一样,为了能让孩子提前进入一所理想高校不惜付出高额代价。就是这种心态,让骗子们“有机可乘”,谎称有“门路”,以此来骗取家长钱财。北京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何锐律师提醒,不要相信只要肯花钱,就能让孩子通过各种非正常途径被高校录取的谎言,要注意防范,切莫上当受骗。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有些骗子会给自己进行各种包装,通过各种方式靠近考生家庭,并获取信任,然后用花言巧语打动考生家长,在对方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抓住对方的焦灼心理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有的骗子则是“自带光环”,生活中有一定的特殊身份或与高校领导确实有关联,借此来承诺家长以大额资金提前为孩子铺路。
除以上这些行骗手段外,还有冒充高校招生人员、利用高等教育办的成人教育混淆视听、利用录取信息欺骗等各种手段。对于这些骗子最常用的“伎俩”,何锐律师表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作为家长,与其寄希望于高考结束后各种“牛人”“门路”的加持,不如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予以精心教育。保持警惕,切忌病急乱投医,不然损失大笔钱财不说,可能还耽误了孩子复读或寻找其他就读出路的最佳时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