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逐渐兴起“拍”笔记
老师:记下多少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了多少知识
老师在黑板前笔走龙蛇,学生在课桌上奋笔疾书……这是印象中的紧张课堂。新技术冲击着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新潮了。记者调查发现,在投影PPT代替板书,成为大多数老师授课时的首选,大学课堂中也出现不少“拍拍族”——用手机拍课件当笔记。用手机拍照、录音成为不少学生记笔记的法宝,绘声绘色的“立体笔记”让学习乐趣多多,但这些改变也带来了担忧,有不少老师认为,这是记了笔记丢了课堂。
课堂:台下一片咔嚓声
近日,记者走进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教学楼二楼,一间教室里,老师正用PPT上课。
每当老师轻点鼠标,出现新的一张PPT页面时,就会有学生拿出手机,对准拍照。而对于这种“咔嚓”的手机拍照声,讲课的老师显然已经习以为常。
“注意,这一部分是考试重点。”老师话音一落。除了少部分认真记笔记外,其余的学生举起手机,响起一片“咔嚓”声,课堂成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发现,一堂课下来,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用手机拍照的方式记笔记,使用传统手写方式的,只有少数几个。
而同样的情况,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和琼台师范学院等高校也普遍存在。
海南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介绍说,他会把手机调成静音拍老师的PPT,“从大一就开始了,也忘了谁带的头。”
隐忧:拍下来了但没记进去
“笔记是拍下来了,但根本没有记进去。”海南医学院的王同学告诉记者,上课时忙于拍照,心思都没在听讲上。不少同学在采访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而且“数码笔记”还需要课外花时间来学习,感觉上课的时间就成了活的记录器,丢了课堂本身。
海南大学信息学院齐有伟老师指出,记笔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都被各种新奇的移动设备占据,头脑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记忆环节就越来越薄弱了。
同时,也有家长对于课堂上用手机表示担忧。家住秀英西海岸的王萍女士就对课堂上用手机记笔记表示质疑,“上课用手机肯定会分散注意力,还有可能用手机玩游戏。”记者在高校中调查发现,专业课上学生玩手机的在少数,而非专业课,就有很多学生在低头看手机。
对此,有老师还提醒,如果学生太依赖“数码笔记”,还得谨防数码产品出问题时笔记丢失,而传统的纸质笔记本比较容易保存。
学生:诉苦“PPT翻太快”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是“拍拍族”增多的原因之一,但更多学生表示,加入“拍拍族”,是因为课堂节奏太快。
“一开始,我也很不喜欢用手机拍笔记。”海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郑江平说,“可是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老师讲课速度太快,PPT翻页速度也加快了,用笔记根本来不及,只好先拍下来课后再整理。”
海南大学大四学生李伟也有同样的感受。“高数、工图课上老师一般都是用PPT教学,而且讲得很快。老师通常只会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才把课件给我们复习,但这些课程很难理解,我们只能拍下来以便进一步消化。”
不过,也有同学反对上课拍笔记。“注意力都在拍照上,反而会影响听课理解的效果。”琼台师范学院一大二学生说,她一般只拍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时还是尽量在本子上记笔记。
老师: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庆芬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学生记下了多少知识,而是弄懂了多少知识。而学生弄懂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他拍了多少张课堂照片,录了几个小时的音,而在于他真正领悟了多少内容。
因此,不管用手机、平板电脑拍照录音这种高科技的“立体笔记”也好,还是用笔抄写种类传统的“单一笔记”也罢,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掌握得更多,因此,不管使用何种笔记,只要把握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一前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马庆芬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要是真心想学的,都会有一套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她认为,作为大学教师,应当根据讲授课程的内容特点,把重点放在课堂内容的讲授、辅助材料的设计上,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才是正道。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