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是高等教育最朴素、最基本的职责。
职责背后的实践逻辑应是,真正地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产业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把办学转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来,让学生切实拥有搏击未来、驰骋于社会的技术技能。
放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将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仅是高等教育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使然,也是各地方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建立供给优势的一种自觉选择。
可以说,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因时而生,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势在必行。
2015年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高校应“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倡议等,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如今,转型发展从提出到实施已经两年多时间,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只有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向前推进,因此及时总结成果,加强示范引领,推动转型发展出经验、出实效,显得十分必要且迫切。
刘汉成教授所著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一书,对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转型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在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及转型诉求的基础上,分别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校地(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既有战略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同时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事实材料进行论证,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为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
该书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应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困境中突围,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并强调指出,转型发展的“定位已经清楚,方向已经明确,但每一所学校都要走自己的路,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多路径的突破和多样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该书还秉持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期待国家加快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高校设置、评估、拨款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为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期待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地方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呼吁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共同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互赢,共同发展;并希望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凝聚合力,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让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的供给优势。
(肖铁岩,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任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副理事长兼网络思政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宣传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研究,多次参与教育部门“思政杰青”和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是教育部门多个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思政网、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名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