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9日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至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这也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征程上的又一重举。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显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拟建设数量最多的为工商管理类,共674个。第二位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共有609个。计算机类577个,排名第三。此外,排名4至6位的是,设计学类(474)、电子信息类(437)、机械类(407)。
“双万计划”如何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如何选?
释疑一 谁将受益?
——各类高校、全部专业一个都不少
通知指出,“双万计划”将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记者注意到,“突出示范领跑,分‘赛道’建设”,是此次计划的重要建设原则。各高校都是“双万计划”的“参赛者”。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教育部还表示,对于“双万计划”要实施“两步走”,即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参赛者”说
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抓住高等教育发展关键点
“双万计划”抓住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必将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双万计划”提出了“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突出示范领跑”“分‘赛道’建设”“‘两步走’实施”五大建设原则,回归了专业建设本身,为高校加快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专家点评
洪成文(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覆盖范围史无前例
“双万计划”有着良好的初衷,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从覆盖的范围来看,“双万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它的特点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支持本科专业发展。同时,地方院校以及部省共建高校参与这个项目的数量比以往任何一次项目或工程都要大。
释疑二 “赛制”怎么定?
——三年建成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对于“双万计划”建设方式,这份通知也给予了明确说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另外,根据2019、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参赛者”说
王占仁:推动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毋庸置疑,这一举措将推动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第一,明确专业定位。高校将围绕“双万计划”,规划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第二,规范专业管理。高校将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突出改革成效。高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专业领域,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第四,优化师资配置。一流本科专业必须要有雄厚的师资队伍,高校将结合“双万计划”,开展“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第五,注重培养质量。高校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培养的人才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作为办学方,立足“双万计划”,高校也需随之作出改变。高校在培养一流本科专业人才过程中,更需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其次,高校需依托“双万计划”,努力建好一流本科专业,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将对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然,高校也要切实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专家点评
洪成文:高校须在发展规划上下真功夫
可以说,“双万计划”对高校发展具有多方面影响。概括起来有三:首先,高校必须在发展规划上下真功夫,特别是做好专业的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学科确定了没有;确定好的专业,培育的效果怎么样,都将与“双万计划”的获得有关。其次,要整合资源,特别是整合社会资源,发展优先专业,将变得更加重要。重点项目资金,是基本口粮,大家都有。得不到项目支持,要问自己工作做得怎么样。得到了重点项目支持,也远非是一劳永逸。这就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键之所在。再次,要讲好专业发展的故事。讲好故事,才能拿到项目,讲好故事,才能提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专业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释疑三 谁当“裁判”?
——构建三级实施体系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通知指出,构建三级实施体系。教育部等14个“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负责部委(单位)统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动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实施体系。
同时,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当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各地应当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通知还明确,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针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对于建设质量不达标、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专业建设点予以撤销。
■“参赛者”说
王占仁:一流专业将成为令人向往的专业
由于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因此它还会实现以点带面,整体带动全国高校培育和创建一流本科专业点。另一方面,“双万计划”将会促进各高校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流专业将成为最令人向往,最能为国家贡献人才的专业。
■专家点评
洪成文:专业资源供给差距需注意
对于政府来说,问题是该计划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取决于两点,第一是资金投入量;第二是钱怎么花以及花在谁身上。该计划会不会带来学科资源供给的差距?很有可能。因为评估的专家基本上都是同行专家,参考的是过去的成绩以及是否已经是重点学科。过去荣誉满身“披挂”的重点学科,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学科,很可能因为马太效应而居于优势地位。一些高校可能因为优势固化而获得了更多学科项目和资金,也未可知。同时,“双万计划”的专业认证将需要大量的专家资源。参加专业评估的专家工作量很大,会不会影响专家的正常科研和教学,也都需要科学预估。因为高校审核评估、双一流学科评估和“双万计划”的本科专业基本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不怕项目实施过程出问题,我们怕的是在项目开始前缺少科学的针对性研究和论证。其三,“双万计划”的目的是建设一万个一流专业点,那么一流本科专业是什么?是不是人才培养的一流?如果是,那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是什么?目标实施的过程是什么?谁去评估专业是否达到一流?三年的重点计划,是为了达成目标,还是只是其过程的一段,也都需要弄清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