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学士学位,“鸡肋”怎样变“鸡腿”


  真正的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应该是将学生原来的学科门类知识与本学科门类知识的“水乳交融”,把这种教育当作培养真正创新型人才的平台,而不是“学僚主义”的“小餐馆”,我的菜谱就这么多,爱吃不吃。

  世间有珠宝必有常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有风生水起的教育,也不乏起色不多的教育。若问高等教育领域哪些办得平淡无味,可能不少人会脱口而出: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还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专业。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形势严峻的今天,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改革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给了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一个缓冲时间。但也有人提出来,“第二学士学位,实际上并不被社会普遍认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多个学士,不如多个硕士”。

  长期以来,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属于大学的“鸡肋”,学生闻起来觉得香味扑鼻,也不乏选读的。只是走着走着,队伍越来越稀稀拉拉了。要把第二学士学位从“鸡肋”变成受欢迎的“鸡腿”,的确需要系统性推动。从微观层面讲,学校应真正重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重视不能停留在发红头文件层面。

  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继续开办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学校应替有意向的学生考虑,什么专业的学生适合读哪些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既要照顾学生的求知兴趣,更要尊重教育规律,每个开展第二学位教育的本科专业,应制订来自不同门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套餐”,而不只是机械地拿出几门所谓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来讲授,否则就是对那些学生已有专业知识的漠视:只管往油里灌水,不管水与油兼不兼容。

  真正的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应该是将学生原来的学科门类知识与本学科门类知识的“水乳交融”,把这种教育当作培养真正创新型人才的平台,而不是“学僚主义”的“小餐馆”,我的菜谱就这么多,爱吃不吃。微观层面的配套做不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就难以真正有起色。

  从宏观层面看,第二学士学位贵在学科融合,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正是社会所需。如果仅仅满足于学士学位教育,学生在刚开始踏上学科知识融合的路上,前面就没了前行的路标,因为学生面临毕业就业,这岂不是半途而废?

  为此,可听取网友的建议,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变成“前硕士”教育,为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当作基础。这就需要为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读研深造提供政策便利。比如,增加跨学科的硕士专业数量和招生名额。有了高层级的新出口,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才能办得更好。

  世上没有永恒的“鸡肋”,也没有铁帽子的“鸡腿”。盘活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通过资源的有效组合重新配置,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期待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早日变成受学士普遍欢迎的“鸡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