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华本科生转学至双非院校,一定亏?
2024-01-08
中国教育在线、软科


25考研冲刺季!点击此处查看报名冲刺全攻略>>

  近日,话题#清华一本科生转学至双非院校#冲上热搜。

  1月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拟跨省转学情况公示》,确认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名学生转学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引发舆论热议。

  对于这样的“逆向转学”,网友们看法不一:

  有人“想不通”当事学生的选择:“为什么要往差的学校转?”“从清华大学转出?敲门金砖不要了?”

  更多网友表示理解:“转学有可能是身体、家庭等客观原因”“真读不下去,及时止损也是明智之举”“适合自己就好”

  还有不少理性的声音:这种跨校转学能不能叫“逆向”?

  “逆向转学”绝非个案

  事实上,这样的所谓“逆向转学”绝非个案。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廖弘毅转入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就一度引起社会热议。

  2023年7月1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公布了一批跨省转学公告,均为降格转学:有人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转到了西南大学统计学专业,有人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专业转到了沈阳工业大学英语专业,还有人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无人系统专业转到了江苏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此外,转学者还有研究生。

  2023年1月,清华大学设计学专业的3名博士生转到了南方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专业。不过他们的转学不同于本科生转学,而是随着导师马兆远教授的跳槽而转学。

  马兆远曾为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宇航空间站超冷原子实验平台,2018年9月到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任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1月,他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

  事实上,近年来这类所谓“逆向转学”的操作并非个案,只是因为转出学校与转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综合办学水平差距太大,才屡屡引人关注。

  为什么转学?原因各异

  本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跨省转学公告,并未披露具体的转学原因。事实上,原因关乎个人隐私,是否披露并无硬性要求。

  在一些大学的公告里会对转学原因有进一步说明。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记者在武汉大学官网查到的2份公告发现: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类专业2018级本科生张之善,“一直不适应武汉当地的环境,导致经常昏昏欲睡,身体乏力,严重影响学习状况”,因此转入青海民族大学化学系;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8级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杨惠婷,“无法适应南方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身体不适,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因此转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

  从清华大学转入电子科技大学的廖弘毅转学的原因更加引人关注。2018年,廖弘毅在高中二年级就获得了“清华大学无条件一本录取”资格,他是在当年“全国优秀中学生信息学冬季体验营”从400多名顶尖学子中脱颖而出的。

  有自称是廖弘毅“六年同学,目前的好朋友,清华本科在读”的知乎网友“tshoigyr”称,在2019年自主招生的时候,廖弘毅得到了数理大类的录取结果,而不是目标中的计算机大类,最终调剂到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来廖弘毅打算转系,但因为普通化学、普通生物的成绩拖了后腿而没有达到转系要求。

  按照2017年1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意见》,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本专科学生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研究生除上述条件外因为导师工作调动或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指导,可以转学。

  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应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生源地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申请转入学校不高于转出学校的层次、学科专业水平;申请转学的研究生需通过拟转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核或学业水平评估。

  此外,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学:1.入学未满一学期或者毕业前一年的;2.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4.以定向就业招生录取的;5.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专业的录取控制标准高于其所在学校、专业的;6.无正当转学理由的。

  “顺流而下”,一定亏?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转学实在有些“麻烦”。特别是其必须“由高转低”“顺流而下”,使得转学多少显得有些“亏”。

  其实也不一定。

  一方面,“顺流而下”可能是更为自己负责的“顺势而为”。试想,当自身身体已经遭遇严重病痛、当已经遇到对自己而言真的很难度过的坎,且其他办法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时,纵然留在名校,恐怕也只能徒然浪费时间。此时,转学不失为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另一方面,“顺流而下”的去处未必就差。目下,许多非传统名校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本次引发热议的清华学生所转入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便是一所蒸蒸日上的“宝藏学校”。近三年来,杭电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节节攀升,从2021年的第106名大踏步前进到2023年的第91名。此外,根据学校资料显示,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都为杭电校友,“IT企业家摇篮”,名副其实!

  又如本次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拟跨省转学公示中还有一例,即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类转入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类。其实,南华大学医学学科实力一贯不俗,学校前身之一衡阳医学院曾创造过“衡医80现象”,一个年级走出了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多名高水平人才。南华大学的临床医学更是“实惠”,不仅临床医学学科是ESI全球前1%学科,2020年,南华大学还全国首创了“免费医学生”计划,成绩排名前50%的临床医学学生免交学费和住宿费!

  此外,在部分地区,大学转学也是拥有“逆流而上”的可能的,比如上海市开展的“插班生”政策——只要大一期间满足相应条件,就有“二次高考”机会。

  “插班生”政策于2000年在上海正式试点。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14所普通高校在部分专业中继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这就给了部分学生从一般本科院校进名校的机会。

  各校对于招生对象的要求不同,基本要求是2022—2023年度本市普通本科高校本科在校在籍一年级优秀学生,参加过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大一所修课程考试成绩都及格,且达到报考试点高校规定的成绩要求。同时,学生只能报考一所院校,机会也只有一次。本校学生不得报考本校插班生。入学后不得再转专业。

  本质上,大学生转学是学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一种二次选择。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也祝愿所有转学生们能够在更适合的学校、专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