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西南冬季情绪温和,维持了去年第一年题型变革的初级形态,题目基础却又经典,但依旧贴近百姓生活。扎根基础闯天涯,刀光剑影莫要怕!
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西南真题情况:西南专硕的真题,一张A4张就囊括了今年所有的考点目录,题量适中,题目难度可口,存在交叉学科合并出题,无奇异菜品,各科题目搭配均衡,营养丰富,是西南心理学部的大厨今年秀的一手好菜。
咳咳!大家需要提下神,下面是开场前的一盘开胃菜!
一、试卷结构
2018年
题型 科目(道) | 名词解释 (4×5) 20分 | 简答题 (4×10) 40分 | 应用分析题 (4×30) 120分 | 论述题 (3×40) 120分 | 科目总分 300分 |
心理学导论 | 2 | 1 | 1 | 60分 | |
社会心理学 | 1 | 1 | 50分 | ||
实验心理学 | 1 | 30分 | |||
发展心理学 | 1 | 1 | 1 | 1 | 85分 |
教育心理学 | 1 | 1 | 2 | 75分 | |
题型总分 | 20分 | 40分 | 120分 | 120分 | 300分 |
二、参考书单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001 | 《心理学导论》(第3版) | 黄希庭 郑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5年 |
002 | 《社会心理学》(第2版) | 金盛华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0年 |
003 | 《实验心理学》 | 郭秀艳 杨治良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4年 |
004 | 《发展心理学》(第2版) | 林崇德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9年 |
005 | 《教育心理学》(第3版) | 张大均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5年 |
三、试题分析
今年真题一如既往地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无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还是应用题,考查的知识点都十分明确。只要平时多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考试时就十分容易定位知识点。无论是简答还是论述题,都直接说明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名词解释中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发展心理学的性别角色认同;内隐记忆也是导论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还有教心中的先行组织者。
简答题出的也是中规中矩,没有过难的题目,比如:导论中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教心中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今年比较灵活的题是应用分析题。教心这个科目出题比较灵活,单纯记住某个知识点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你能结合社会生活理解某个知识点。应用分析题中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中国学生"老师不想的不敢想"的题目,对此题的分析小到对学与教心理的描述和分析,大到对中国应试教育的思考和批判。
最后论述题除了第一道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论述,其他题目还是需要联系理论和实际生活来解答,无法通过记忆死知识解答。例如举例小明考场上出现焦虑、冒汗等植物性神经症状运用情绪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所以这类题目,除了掌握好基本的理论内容,再结合自身以及书上给的案例分析,这才是以不变应不变的王道。
2018年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名词解释
1.先行组织者
2018年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简答题
1.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2018年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简答题
1.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从我列举的几个简答和论述的大题,大家可以自己评估一下近几年真题的利用价值,所以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即使西南往年考过的真题,尤其是15年真题(虽然题型不太一致)刚刚已经有所体现。也千万不要以为考过的就过往不究,考过不代表者不会再考,大家要转换下思路,考察出过的点恰恰证明这些知识点相对更为重要,所以后期重复考察的可能性和出相关知识点的概率会比较高。
四、复习建议
整体来说,西南大学题型以主观题为主,考察内容偏基础,但考察十分细致,建议18年的学员,对课本进行细致的阅读,并进行框架性记忆,避免知识点过细过杂引起的混淆或遗忘。前期的复习还是要以覆盖知识面为主,建立知识框架,后期需要针对大题进行重点记忆。一旦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导论和发心、教心、社心在应对简答和论述等需要你列举知识点的题目时就不会再遗漏要点。这在复习前期非常重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