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开大学“四维发力”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南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研判就业形势,持续在优化体制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帮扶重点群体、加强指导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着力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加力度”。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探索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及学院党委协同推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坚持月度会商,研判就业形势,逐项推进各项促就业举措落实落地。推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明确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和就业质量作为招生、培养改革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校领导带队走访联系用人单位,充分调动发挥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积极性,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浓厚氛围。配齐建强就业工作队伍,落实“四到位”要求,加强机构、人员、场地、经费配置。强化督促检查,将就业情况纳入各学院重要工作双月报告事项清单,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和就业质量作为学院“一把手”年度述职必述项目和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就业统计核查,定期通报就业进展情况,编发《毕业生就业工作周报》,督促指导各单位有针对性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强化资源开发,就业渠道“拓宽度”。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组织校园大型双选会、重点单位专场宣讲会、毕业生推介会、实习对接会等活动,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近700场。大力开发校内政策性岗位,扩大科研助理、财务助理、管理助理等招录规模,创新选聘工作方式,强化经费支持保障,落实社会保险、户口档案等政策,增强岗位吸纳力。组织实施好第二学士学位政策宣传、考试录取、教育培养等,拓宽求职就业广度。完善校园招聘机制,优化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流程,为用人单位开通校园招聘绿色通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编制用人单位招聘和学生就业指导“明白纸”,为来校招聘单位发放《毕业生招聘指南》,为毕业生发放《就业指导手册》。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发就业管理系统,依托就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飞书订阅号等平台,全年发布招聘信息近1.5万条,匹配摸底调查数据,对不同求职意向毕业生实现智能精准推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选项”;积极创造条件,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空中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等全流程信息服务。

  强化精准施策,重点帮扶“有温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网络培训项目”,探索完善“党建团建+就业”模式,利用党团活动等加强重点群体毕业生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就业技能提升。针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设立“求职励行金”专项,采取“专职+兼职”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联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育人成效。遴选校内优秀就业指导教师与重点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简历撰写、求职技巧等;鼓励学业导师、班导师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优秀校友、企业资源中遴选校外职业导师,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支持。联合企业举办职业素养提升项目班,安排学生到对口用人单位进行短期实习实训,开放心理压力疏导绿色通道,系统提高求职能力。设立跟踪档案,开展就业需求精准调研、就业信息实时推送、就业帮扶全面覆盖、就业服务全流程专人负责,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五年来,先后帮扶就业困难学生400余人,累计发放求职励行金66万余元,整体就业率超过95%。

  强化基础保障,指导服务“提效度”。加强就业引导,制定《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单位就业的实施办法》《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就业创业的意见》等文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开设自我认知探索、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实训等课程39门次,年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选聘校内外生涯指导教师30余人,为学生开通“菜单式”精准化个体生涯指导。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研室建设,加大就业指导名师培养力度,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说课、课程督导等,努力打造一批就业指导“金课”。选派辅导员赴合作企业挂职,切身了解企业招聘需求、用人标准,精准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诊所”“模拟招聘大赛”等就业类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多场就业促进周系列讲座和就业指导训练营,受益学生3000余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