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研考报名人数减少4万,为5年来首次下降。对于人数下降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研究生自费”,有人说是因为“研究生就业难”。但在2015年研招咨询会上,招生单位和考生热度依然不减。
6月28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承办的2015年全国研招现场咨询会在河北科技大学拉开帷幕,全国近60所高校现场布展。
扫一扫,院校、研友信息“了如指掌”
和往年一样,今年研招咨询会仍是多个城市巡回,但多了一个环节:扫描二维码。
走进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标有二维码的海报:“证明自己是考研君的小伙伴”。学生扫描二维码后,进入微博参与讨论。不仅可以@报考院校官方微博进行提问,还可以寻找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加为好友。“扫一扫,远在天边的报考学校也能近在咫尺。”一名山东师范大学学生说:“考研这件事,俩巴掌一定能拍响!”另一名学生找到了和他一样报考北京大学的研友。
离海报不远处,一名学生兴奋地指着屏幕说:“我刚发的微博上墙啦!”果然,由投影仪和大屏幕组成的“微博墙”正滚动着学生们刚发的信息:网友“前行的丫头”说“想问下,北师大是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的时候需要去学校参加考试吗?”“梦小晨爱吃山楂片”提出“想跨专业考研,但研究生就业时,本科专业是不是很重要?”每条微博一发,很快就有了评论。“我们设置这个互动平台,不仅希望考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报考院校互动,也希望考生能通过这次机会找到研友,并肩作战,以后的考研路不寂寞。”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总编孟繁祝说。
“我扫,我扫扫扫!”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李宇扫“high”(高兴)了。一路走来,他不仅拿到了多所高校的招生简章,还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了其官方微信。今年各高校把二维码印在了招生简章上,“扫一扫”就可以获取学校信息。“不要只依赖微信,诸如往年分数线还是要去学校网站上查询。”北京工业大学教师张菁菁提醒。
欢迎在京孩子回家乡读研
“我们湖北大学,可谓是黄鹤江城,百湖灵秀;沙湖黉门,弦歌铿锵……”湖北大学研招办老师张旺民热情地招呼学生,用略带湖北味道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学校。
“同学,你想报什么专业?”张旺民微笑着向记者问道。“新闻吧?”还不等记者迟疑,他就如数家珍:“你知道‘长江韬奋奖’噻?获得者范春歌、刘枫就是我们的校友。”“其实,我是代表北京考生来咨询的……”看到张老师如此认真,记者只好亮出身份。“那就麻烦你转告一下在北京读书的湖北考生,欢迎回家乡读研。”他说,近年来,报考湖北大学的北京本科生逐渐增多。很多学生高考考出家乡,走进像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毕业时又发现生活压力大、找不到“立足之地”。事实上,选择在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读研也不错,不仅教学资源丰富,而且有些专业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学生毕业后也能找到“用武之地”。
山东大学的郑老师也有同感。每年在参加研招咨询会时,总有学生向他咨询北京的学校,在京读书的学生更不愿意考回家乡。“读研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和就业挂钩。很多学生为了找份好工作都往一线城市挤,功利心太强,有时会适得其反。”郑老师说。
分数、学硕专硕区别、考试范围、学费成考生关注点
北京建筑大学的招生简章上不仅有往年分数线,还有部分专业调剂的分数线。“学生对分数很敏感,但事实上,往年的分数只能是参考。”学校研招办老师丁建峰说。对于调剂分数偏高这个问题,湖北大学研招办老师张旺民解释说,因为在调剂时,各学校有一个选拔优秀生源的过程,并不是有意提高调剂门槛。
对于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仍有考生不理解:“专硕不如学硕被认可吗?”“专硕比学硕好考吗?”招生老师一一解答,并解释教育部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又亮明专硕培养的条件,希望考生正确理解。
在华中科技大学展位前,有名学生问到考试范围,招办老师直接拿出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的电话让他记下。“你对我们学校这么了解,已经关注很久了吧?”这位老师笑着问。她告诉学生,学校很看重优秀学生。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学校并不凭学生的“出身”来衡量能力。只要学生想学习、认真学习,各学院都不怕麻烦,欢迎咨询。
今年是研究生学费改革的第一年,很多学校已陆续发布学费政策。“‘自费政策’被炒作,让一些学生误以为读不起研。其实,大部分学校发放的助学金基本都能和学费相抵,更何况还有各种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如果考生仍在纠结学费问题,说明他还没读懂国家政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老师陶相国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