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学院介绍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是我国空管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和主力军,是空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者,是空管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学院直接为民航系统各级空管、飞行签派、机场等业务部门服务。学院下设的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民航局重点建设的三大特种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并于2012年10月一次性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第六个接受并通过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该项认证的民航类专业。

  空管学院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经历以下阶段:

  1955年举办调度人员培训班,开始我国空中交通调度(管制)人员的培训;

  1970年起,共举办了多期调度员培训班,为本专业后续开展航行管制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

  1979年9月,学校首次面向全国招收高考学生,航行管制作为全校首先开设的专科专业之一。1987年增设航行情报专业,1991年增设飞行签派专业;

  1995年经民航总局科教司(1994)148号文件批复同意,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本科专业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招生;2000年起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下设空中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方向;2008年,增设现场运行管理方向。

  学院自成立以来,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共培训空管、签派等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为民航空管一线输送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万多人(国内民航系统现有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签派员中约80%出自我院),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目前,学院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等2600余人,学院始终重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一次签约率均在80%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国家级、天津市级和校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全部参加岗位实习,并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及台湾参与交流学习。

  学院现设有三个硕士研究生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航空安全(中法联合培养);一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并分设空中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目前,学院下设空域规划与航空情报系、管制运行与技术系、飞行运行控制系、空管基地(空管信息与仿真技术系)、飞行签派中心、综合实验室等多个部门。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博士31人(含在读5人),硕士78人,有国外培训经历教师40余人,全部教师均参加过岗位培训,一线岗位执照持有率近90%。每年聘请国内一线教员40多人来校承担雷达管制模拟、飞行计划实践、飞行性能软件、飞行观察与模拟、放行评估综合实验等7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聘请外籍教师多名,参与本科教学任务。学院教师曾主持和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空管委课题2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航总局基金项目与横向课题100余项。

  空管学院专业特色明显,教学管理严谨,师资结构比较合理,科研水平较强,学生一次就业率位居全国前列,是您放飞梦想的起点!

  专业介绍(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交通运输 (空中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机场现场运行管理)(Traffic & Transportation)                       

  课程设置:运筹学、系统分析及控制、空中交通安全分析与管理、飞行性能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航空气象、航空运输的组织与管理、飞机系统、领航与导航、通信与监视技术、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航空情报服务、空域规划、航空法规、陆空通话、机场管制、程序管制、雷达管制、飞机性能工程、航空公司运行管理、飞行计划、现场运行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熟悉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国际化、规范化要求,掌握民航交通运输管理岗位所需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空中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及机场运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民航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航空公司和机场,从事空中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及机场现场运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招生专业及代码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

  085222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085224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