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跨院校考研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确定性--学校的不确定性、专业的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自己的实力。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
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我双方的七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是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所谓"天",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寒冷炎热气象的变化,必须因时制宜,以顺天时。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以上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因此,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核比较,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就是说: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有才能?哪一方占得比较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实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队实力强盛?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
在开战之前,"庙算"能够胜过敌人的,是因为按五事七计经过周密研究,有十之八九正确,得到的胜利条件多;开战之前,"庙算"不能胜过敌人的,是因为研究不周,只有十之四五正确,所得的胜利条件少。研究周密,胜利条件多,当能胜敌,研究不周,胜利条件少,不能胜敌,而何况研究完全错误!没有胜利条件呢!我们从五事七计来考察敌我情况,谁胜谁负就可看出来了。
【考研兵法】
《庙计》篇为《孙子兵法》的首篇,纲领全文,其核心是两点:一是"庙算",军事上的战略运筹,对未来胜负条件的基本估计,二是提出"诡道十二法",也就是实际战场态势中的指挥原则。总体来说,《庙计篇》讲述在战争开始前的军事谋略,战术选择等,只有做出正确选择,对即将开始的战争胜负条件进行估计,才能在战争中不迷失方向;而在考研中,在确定了要考研后,面对的就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了。
专业选择--留守,还是跨考?
载确定考研后,接下来,你需要考虑的便是继续留守本专业,还是跨考新专业了。无疑,考研选择本专业的把握性要大得多,也容易得多,而跨专业考研的成功的比例相对是较小一些的。一般而言,除非是特别想换专业,并且对你所感兴趣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功底,放弃本专业跨考并不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放弃,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新的学科知识、新的学习方法,不是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而因为面临种种这样的情况,跨专业考生会处于劣势,因此,如果非要跨考,那么你所选择的新专业最好是曾经修过的第二学位。总的说来,平时关注较多,或者与本专业关联性很大的专业,复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容易,跨考的难度也不会很大。
文科与理工医科的互转 危险指数:★★★★★
文科属于社会科学,理工医科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学习和研究虽也有某些共同点,但总体来看是迥异的:首先,文科的思维方式比较活跃,灵活自由,感性,而理工医科的思维方式规范、理性。因此文科生选择理、工、医科很不占优势。其次,文科专业靠长时间的积累,理工医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文科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专业内在的理论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种悟性。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理工科与医科的互转 危险指数:★★★★
理工科和医科专业虽然都属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性强、应用性强、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规范,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最好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如果换一个领域,精力会不易集中。
文科专业之间的互换,理工科专业之间的互换 危险指数:★★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之间的互换,是专业重新选择里难度系数最小的。大的学科门类一致的情况下,学科内的知识是相通的,学习方法模式比较相似,因而挑战系数相对较小。
出谋划策:
总体而言,跨专业选择的风险度较高,保守起见,考研选择本专业为宜。当然,勇敢的
自我挑战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尝试跨专业的成功。
学校的选择--本校还是跨校?名校还是非名校?本省还是外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部分的考研者都希望所报学校是好学校、名学校,至少也要比自己的学校所处地位高。
与跨专业类似,跨校考研难度普遍高于本校考研难度,名校考研难度高于非名校考研难度,报考外省的难度高于报考本省的难度。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得与学校学科建设情况结合起来看。
在学校的择取上,若纯粹为学历而考研,可以跨校,选择名牌,但牺牲的可能也大,要面临很高的风险;若纯粹为专业深造而考研,可以不必过多考虑学校是否为名牌,只需考虑要考的专业在国内的排名情况。名校学生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会占有更大优势,而非名校学生,或者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则可能不那么顺利,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另外,理工科院校对文科院校学生的择取存在一定限制,文科院校也对理科院校学生的择取存在一定限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