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这条路上,荆棘遍野。经过了徘徊、犹豫、怀疑后,一些人决定了考研。但有的考生因为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而败北;有的考生没有毅力,总是在走下去和放弃之间徘徊;有的考生在复习时遇到问题,因无处求解而停滞不前……那面临考研的路途中存在着各种情况,考生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就和跨考考研一起来看看考研人的方方面面:
考研学子心态面面观
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各种心态的考研者都有,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了文凭而考研。李涛今年大二,但他早早立下了考研的志向。为此,大一暑假,他甚至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是呆在学校认真学习英语等公共课程。同时,李涛也承认,他考研也有部分原因是家长希望他继续深造,早日拿到研究生文凭,以“光宗耀祖”。“我老家在农村,父母辛苦供我上学,就是希望我能出人头地,好让他们在村里能挺直腰杆儿。”李涛说。
第二类:工作不如意而考研。大学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考研意味着就业将缓期执行。”不少应届本科毕业生想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这类考生绝大多数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考研目标。小张已经从河南某高校中文系本科毕业一年多了,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看到身边考研的同学工作很顺利,小张又动了心思:“算了,还是考研吧。研究生出来找工作肯定比现在好些。”至于要考哪个方向、哪所大学,小张依然一头雾水:“再说吧,找个好考的。”
第三类:工作后自觉“充电”而考研。考研人群中,也不乏目的性特别明确的人,这些人一般对未来有很好的规划,或对自身现状不够满意。刘先生今年27岁,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已经四年有余。因为工作中表现良好,刘先生很得老板赏识,很快做了部门经理。但是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刘先生开始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本科时其实有点懵懂,不知天高地厚,觉得什么东西都懂,就花费了太多时间在玩游戏上面。读研的话,肯定不会这样了,我肯定会好好规划读研的生活,给自己多充电,将来走到哪里都不怕。”刘先生说。对于考上研究生后的生活,刘先生表示,将会充分利用时间,多多看书,扩充眼界。
第四类:为了学术而考研。小朱从小到大,就被长辈们认定是 “念书的料”。小朱也争气,一直成绩都在班里数一数二,得奖无数。遗憾的是,高考时因为身体原因,她发挥失常,没能考出真实水平,来到了郑州某高校。三年来,小朱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虽然没做到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也差不太多。我愿意安心考研、考博,最后到高校做研究好了。”小朱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