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军医大学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改称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正式定名为第二军医大学。目前,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外军医学留学生培养基地。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二军医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
A+学科:护理学
A-学科: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
B+学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学科:中西医结合
C+学科:中药学
12. 中山大学(医学院)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中山大学医科拥有150年悠久而辉煌的医学教育历程。其前身博济医学堂于1866年创立,开现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另两支源头为广东公医学堂和广东光华医学堂;“三家源头”齐头并进,蓬勃进取,分别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公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到1952年院系调整,三源汇流,先后成立华南医学院、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当时拥有8位一级教授,成为新中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镇;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再到新世纪初期与中山大学合并,强强联合,拥有八家高水平直属医院,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5月11日,中山大学原基础医学院(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调整组建成立中山大学医学院。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山大学(医学院)有多个学科上榜:
A-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B+学科: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学科:护理学
C学科:中西医结合
13. 浙江大学(医学院)
历史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1912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和1945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并于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重点学科:
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5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浙江大学(医学院)有多个学科上榜:
A+学科:临床医学
A学科:药学
A-学科:基础医学
B+学科:护理学
B学科: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4.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20世纪30年代是齐鲁大学的全盛时期。当时的齐鲁大学号称“华北第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老舍、钱穆、顾颉刚、栾调甫、马彦祥、吴金鼎、胡厚宣等一批学术名家先后在此执教。学校医科实力最强,在30年代中期形成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声誉。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撤销建制,但其医学院被原址保留,与由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和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的山东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医学院。1985年5月,原卫生部决定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有多个学科上榜:
A-学科:药学
B+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B学科: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5. 南方医科大学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方医科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
B+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
B学科: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C-学科:口腔医学、中药学
16.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25日,医学院目前下设两个系一个中心:基础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涵盖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和公共健康学六大学科。
17. 南京医科大学
历史发展:
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校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9月,获准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
重点学科: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获评A+等级。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一般社会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医科大学上榜学科:
A+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B学科:药学
18. 天津医科大学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0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研究所15个,建有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天津医科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
B+学科:基础医学、
B学科: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B-学科: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
19. 中国医科大学
历史发展及重点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医科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
B+学科:临床医学
B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B-学科:护理学
20.重庆医科大学
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重庆医科大学有多个学科上榜:
B+学科:临床医学
B-学科: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
C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C+学科:口腔医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