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为连载内容,由聚焦图书授权本网站发布,文章内容来自《2006版新新英语系列英语知识运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来讲,主要考核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理解能力;二是考查对某一个段落或者某几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三是考核对词汇、短语的掌握理解程度。所以在做英语知识运用题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英语知识运用这样的题目,正确理解短文主题是我们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200多字的短文通常主题明确单一,而正确理解主题对理解其他展开句及准确地选择词汇起着关键作用。在解答英语知识运用题时,也要着眼于作者的观点,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那么,如何去把握和理解短文主题呢?要做到迅速把握一篇短文的主题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为避免断章取义,应该首先通读全文,做到对文章整体有概括的理解。
例如 1998年试题
Until recently most historians spoke very criticall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y 41 that in the long run industrialization greatly raise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for the42man.But they insisted that its 43 resul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750 to 1850 were widespread poverty and misery for the 44 of the English population.45 contrast,they saw in the preceding hundred years from 1650 to 1750,when England was still a 46 agricultural country,a period of great abundance and prosperity.
This view,47 ,is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wrong.Specialists 48 history and economics,have49two things that the period from l650 to 1750 was50by great poverty,and that industrialization certainly didn’t worsen and may have actually improv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ce.
第一段黑体字“不久以前……持批评态度”、“从长远的观点看……提高了……”、“但是……大面积的贫困”说明历史学家过去的看法:尽管工业革命最终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老百姓生活(比以前)贫困。
第二段黑体字“这一看法……是……错误的”,“肯定没有降低……实际上改善了”等用专家们的看法明确批驳了上文观点。
这样,我们只要把握两段文章的前面一两句,就可以知道整个文章的思路和框架以及作者的态度和主题了。在后面的选择中,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语法以及逻辑题的选择都迎刃而解了。这篇文章首先是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2) 在阅读时,一定不要忽视短文的第一句。
英语知识运用文章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我们在阅读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时,不应该只是读懂,而是要透过首句来预测文章的中心内容,为接下来做题把准方向。
例如 2005年试题第一句
The human nose is an underrated tool. Humans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insensitive smellers compared with animals, 1 this is largely because, 2 animals, we stand upright.
1.[A] although[B] as[C] but[D] while
2.[A] above[B] unlike[C] excluding[D] besides
答案: 1[C]2.[B]
本文首句是文章的主题,它的意思是“人们对鼻子的嗅觉作用低估了”。根据英语行文的逻辑,这是一个普遍观点,对于文章开始的普遍观点,作者可能标新立异,即否定观点。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在后文中,会出现针对首句的转折,指出“人的鼻子的嗅觉很灵敏”。也就是说,作者会在后文肯定鼻子的嗅觉作用。因此,本文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的答案会比较多。
例如 1997年试题第一句
Manpower Inc.,with 560 000 workers,is the world’s largest temporary employment agency.
本句点出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人力资源公司的两大特点:雇员多,事业兴旺,是一个临时就业机构。
例如 2003年试题第一句
Tea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emotion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changes that young adults experience.
本句点出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即教师们需要意识到青少年所经历的情绪、智力和身体上的变化。
3) 有时第一句话虽不是主题句,但往往与主题密切相关,其作用常是为主题句作铺垫。
例如 1993年试题
Although interior design has exist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architecture,its development into a specialized field is really quite recent.Interior designers have become important partly because of the many functions that might be(contained) in a single large building.
试看1993年考题段首句与主题句(第二句)的关系:主句主语“它(室内设计)发展为专门的行业”引出文章主题:由于建筑空间有多种不同用途,室内设计变得重要了。
4) 要想尽快地把握短文原意,还要注意主题的展开方式。
即注意短文段落的划分及各段的中心思想。而各段的第一句也是主题经常出现的地方。仍以1997年试题为例。全文分两段,第一段主要讲人力资源公司规模大,第二段段首句...the U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nation of parttimers and temporary workers,引出为什么临时工这种就业形式如此发展的讨论。
1998年试题也是分两个自然段,两段的首句均为该段主题句。第一段:Until recently most historians spoke very criticall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讲过去历史学家多对工业革命持否定态度。第二段:This view...is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wrong.引出对上文过去历史学家观点的批评,主题鲜明。
5) 除注意段首句可能有较明确的提示及短文的段落划分外,还要注意作者的遣词造句。
虽然短文中有不少人为留出的空白使我们阅读时思路不连贯,但留下的文字中含有足够的信息供我们推测出作者阐述问题的观点、思路甚至语气、态度。
例如,2001年完形填空短文中多次出现的control一词和newspapers,media,press等词以及大量的法律词汇(witness,case,trial,legal,Lord Chancellor,legislation,judges,Human Rights Bill,was sentenced to 10 life sentence,court,guilty verdicts等)足以使我们把握短文的主题。
下一页继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