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考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要点精析㈢
(六)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1、促进和平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并为之进行了不懈努力,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
几十年来,中国一贯反对军备竞赛,主张彻底地裁减和消除核武器。特别是80年代之后,中国为推动国际裁军运动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中国不仅提出了关于裁军的认真建议与合理主张,而且还采取了切实的行动,80年代率先裁军100万之后,90年代裁军50万;中国在国外没有驻军,也没有任何军事基地;中国反对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扩张主义;无论国家大小和社会制度异同,我们主张和平共处,求同存异,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解决彼此间的争端;中国支持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在首先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大力支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的5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也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立场。中国始终把维护本国的独立、领土与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侵略和干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80年代以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我们更加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并赋予独立自主的内容,即真正的不结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据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53年12月31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国西藏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时,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很快为许多国际会议国际文件所接受和确认,成为世界公认的处理现代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法的共同准则。
(4)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已和世界上约170个国家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这五项原则必将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
4、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
(1)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我们时代的头等大事
战后几十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团结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源泉,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仅符合中国人民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始终不渝地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正义斗争。
中国坚决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
中国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与合作。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年的发展历史,它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大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大飞跃。从50年代初多数国家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艰辛探索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同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波中站稳脚跟的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并在新形势下进行反思和探索,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辉煌前景。社会主义由一般原则化为民族特色,从僵化教条走向改革创新,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的第三次大飞跃。21世纪社会主义将在曲折发展中走向复兴。
首先,从社会主义产生的内在规律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依然存在。20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调整,但是,这种植调整终究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它只能缓和而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没有任何改变。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暂时延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更不能消除这些矛盾。尽管中央政府对经济运转实行了种种宏观调控措施,使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一度有所减弱,但个别企业(包括巨型垄断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克服。尽管国家政权采取了种种改良主义措施,工资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和各项待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绝大部分社会财富仍然集中在少数垄断资产者手中,无产阶级贫困化并未得到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把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到了资本主义创造出为它的私有制框架所无法容纳的社会化生产力时,作为其对立物和继承物的社会主义便会起而代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在21世纪的漫漫征程中将会日益明朗化。
其次,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社会主义以其历史逻辑在更大范围内孕育萌生。随着战后西方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过渡到国家垄断。这样私有财产所有权中的动态所有权让渡给国家和社会的份额就越来越大。而公有制的本质亦即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化。历史上,马克思对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积极肯定以及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欢迎态度,说明他们早已洞识了这一点。马克思、列宁之所以能够始终坚定地怀着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也正是因为他们敏锐地看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变化趋势中将不可避免的包含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即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化因素。随着全球化的速度与力度的增强,财产所有权社会化的程度与广度必然随之扩大。从这一层面展望世界社会主义前景,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社会主义持乐观态度。此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各国可以驾驭科技信息的狂飙和世界市场的动力,将经济剥削带来的阶级矛盾转移、分散到国外,以此来缓解国内的危机,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全球化使国际资本与各国无产阶级,特别是广大落后国家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随着国际资本扩张极限临界,这种国际阶级矛盾势必会以国际民族矛盾的方式反弹回来,从而引发资本输出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总爆发。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在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南北关系中,世界两极分化态势不断加强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看,实现世界共同富裕是解决南北问题和促进世界发展的根本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最终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从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正从低谷中走出。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稳住了社会主义阵脚,形势不断好转。越南“革新”事业取得了明显进展;老挝修正了过去急躁冒进的做法;古巴已度过了最困难最危险的阶段;朝鲜在困境中保持了政治上的相对稳定。此外,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已从低潮转向复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在逆境中逐渐走向成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在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冲击波后,开始在各方面进行调整,努力克服在理论上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在实践上脱离本国实际和广大群众的做法,顶住了“取缔共产党”、“解散共产党”的逆流,击退了党内“取消派”的进攻,摒弃了极“左”的路线和策略,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重新活跃起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人,在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努力争取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发展和突破。总之各国共产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困难和挑战,但作为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发展到在它的制度框架内无法调节和消解的地步,随着社会主义日益显示出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随着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国际资本扩张的临界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多,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深人更广泛的开展,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走向全面的复兴并将获得更大的胜利。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斗争是复杂艰苦的,但前途是美好光明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实用工具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