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念,男,硕士,1957年5月出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广东省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园林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植物分类、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和观赏园艺学等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1999年和2001年先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从事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对苏铁科植物和姜科植物的研究以及花卉的引种驯化有较深造诣。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科研工作;在国内核心刊物和三大收录系统的刊物上发表科技论著40多篇(册);7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社会兼职:中国苏铁植物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广州市花卉协会理事,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顾问;《植物杂志》编委。
周厚高,花卉学教授,农学博士,广东省“千百十优秀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项目10项,发表论文近70篇、专著编著10多部,取得科研成果5项,先后获得省市获科技进步奖多项。研究方向为花卉遗传育种和花卉产业化技术研究。对百合的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种苗种球繁育技术和规模化切花生产技术有深入研究,选育了一系列优良新品系、自交系,探索了百合自交系育种、抗热育种的新领域。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统计模型建模、模拟分析技术等理论研究有创新。对其他重要球根花卉和大宗切花花卉的育种及产业化技术正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展花卉产业的宏观研究,为区域发展制定规划,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目前在研项目有广东省科技厅的《利用广东冬暖和立体气候优势构建百合种球繁育技术体系》、《切花百合新品种培育》和广东省农业科技项目《热带亚热带地区百合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和《大宗切花新品种引进与生产技术》等6项。
乔爱民,男,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农学博士,教授。先后在湖南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获得农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山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现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蔬菜种子质量及RAPD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和主要参加的省、厅级研究项目有7项;在《植物学报》、《园艺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有1篇被EI收录);出版译、编著4部;已培养硕士毕业生5人。
黄建昌,男,农业与园林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育种教学与研究。承担《园艺植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等课程的教学多年。先后主持或参加《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番木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省市级科研项目14项,选育出的优质香蕉李“东七二号”等新品种(类型)5个,4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撰写论文40多篇,其中6篇发表在国家权威刊物上。
黄玉源,1959年生,广西钦州人,1998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获植物学专业教授职称,至今仍被聘为广西大学植物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苏铁协会理事,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植物系统与进化、植物解剖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另外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专项资助,同时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已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近70余篇,获政府、科协、高校和学会等部门的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和先进个人奖近20项。
肖德兴,男,1996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1998年获得教授职称,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植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和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至今已承担国家、省部、厅局和校级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省部级资助2项、厅局级和校级各1项。已在国内外《园艺学报、果树科学、林业科学、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报、Cathaya、J Plant Res》等有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40多篇。
曾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授予的先进工作者荣誉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梁 红,男,中共党员,教授,理学博士,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科普及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涉外投资法律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993年9月至1995年11月受广东省委组织部派遣赴南雄县挂职任副县长。1997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职攻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资源植物学、植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何生根,男,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教授,并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现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学术骨干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兼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仲恺总支副主任、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会副秘书长、《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编辑等职。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聘为硕士指导教师,已联合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含在读3人)。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理及分子机理、观赏植物生物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被国家公派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采后生理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1年。已主持完成(含在研)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编著《切花生产与保鲜》等3本著作(皆为第一编著者), 并在《Plant Science》(SCI收录)、《园艺学报》等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A) 植物发育生理及分子机理;B) 观赏植物生物学及采后技术;C) 观赏植物养护理论与技术。
胡延吉,男,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7月--1993年7月去加拿大农业部植物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科研。曾任山东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系副主任,山东省优质小麦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研究,涉及作物品种改良的原理与技术、生理育种和生态育种等。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政府重奖科技成果一等奖(2000年)、杜邦科技创新奖(200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等多项科研奖励。在《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作为主要撰写者出版的专著《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一等奖。2005年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另外还获得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位)、二等奖(第3位)、三等奖(第1位)等多项奖励。编著出版教材专著6部,其中主编的《植物育种学》被列为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赵 钢,男,草业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1982和1985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草原管理学和草地生态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9年3月-1991年9月,赴联邦德国吉森大学进修草地生态学。1999年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3月-2001年3月,于联邦德国哥廷根大学植物栽培与育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完成“放牧条件下黑麦草草地牧草供给及草皮结构的时空变化”的博士后论文。2003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
肖 艳,女。1991年7月~至今:先后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教授,从事果树和园艺植物栽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的主要研究:1)2000-2006年从果树伤害生理和抗性新品种选育及园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021917)《酸雨对广东主要果树伤害评价和机理研究》和省农业科技攻关《优质干果和优良经济林树种的引种和综合开发研究》(2003C201028);主研广东省科技农业攻关项目《抗花叶丰产优质木瓜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研究》(2002A208010201),同时主持学院课题《南方几种重要草花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技术》(C1021112)。 2) 1997-2000年从事香蕉李和沙田柚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乳源香蕉李优良单株选育研究》 (C30002),主研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无核沙田柚选育研究》(C983301),主持院级项目《龙眼砧穗组合嫁接亲合性研究》(973104)和《蝴蝶兰的栽培基质及适宜条件研究》(C12006),并参加横向课题《.荔枝采收期人工调节技术研究》(D10001);先后在《园艺学报》、《核农学报》、《果树学报》、《广西植物》、《中国果树》、《热带作物学报》、《热带亚热带作物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对荔枝、柑桔、草莓、龙眼、李及百合、蝴蝶兰、荫生花卉和1、2年生草花的制种等都有深入研究,多篇论文在学院获奖。
陈 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草业科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和产业化技术、高尔夫草坪建植养护技术、草坪草抗性生理。先后主持省市攻关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3项、一般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选育国审育成品种“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并选育出一批草坪草和牧草新品系。与甘肃农业大学及西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覃广泉,男,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副教授,是“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参编出版《生物化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十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等教材7部;近五年,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9篇。
研究方面:植物生理生化。在研的课题主要有“常绿耐热匍匐剪股颖粵选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项目经费100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