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海文李兰巧老师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
主持人:李老师,您也说了一些重点和难点,能不能通过这些重点和难点预测一下今年的考试难度呢?
李兰巧:我们可以简单预测一下,在2013年考试的时候,考研试卷难易程度和2009到2012年持平的,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还是要注重基础,把基础打好,这样的话分数应该在120分左右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想考一个更高的分数,比如想考130到140的话,需要做适当的难题,体现他的综合性。
具体到学科上,比如高数,无论数一、数二、数三,极限一定要过关,尤其数三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关于极限一般是涉及到两道。对于倒数应用,求函数的极值、最值,现在已经出现在解答题当中了,这点也要注意。在积分学当中,求不定积分,定积分计算,在数三中也是通过解答题的形式给大家的。在高数下册当中,多元函数微分学每年必考,而且只要认真细心都可以拿到的。二重积分在考研当中也是重要考点,也是经常考察大家的。这是高数给大家注意的,在2013年可能以解答题考察大家的。
对于线性代数考试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比如说它的解答题,两道解答题,数一、数二、数三基本是完全一样的。解答题的出处,其中一道是线性方程组,或者是向量。另外一道是特征值特征向量,或者是二次型。大家把握住这两个的话,线性代数的分值也是可以拿到的。
对于概率解答题也是非常固定的,其中数一的一道解答题是考察二维随机变量,另外往往考察的是数理统计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个解答题的出处,就是数理统计的数据特征,这也需要在2013年的考研当中数一同学需要注意的。对于数三的同学大家发现,09年到2012年的时候,一直是两道解答题考察二维随机变量,2013年应该还会延续这样的思路。对于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大家一定要注意复习。这是2013年简单给大家做的预测。
主持人:今年的考试时间有提前,提前到了1月份,针对这个情况,跟同学们说一下应该如何复习呢?
李兰巧:像刚才主持人说的,今年考试时间提前了,今年考试时间提前到了2013年1月5日到1月6日。大家应该抓紧时间复习。如何复习呢?还是刚才提到的考试特点重基础。如果你基础不是很好的话,一定要重视基础。现在已经到了9月份强化阶段,现在主要是大家对于题型有一套的解题方法,同时通过做大量的题目进行巩固。所以说9月份到10月份,大家通过复习全书把题目进行巩固,掌握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尤其是前面提到的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10月份下旬一直到12月份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必须开始真题。真题是我们考研数学复习最好的资料。前面通过强化,大家对于一些题目我们能解决了。到底解决的怎么样,考试如何来考的,都是通过真题来处理的。对于真题的复习,大家一定要放在首位。有的同学说我前面复习全书没有看完,能不能看真题?到十月下旬的时候,不管你的复习全书有没有看完,十月下旬真题是必须开始的。因为我们对真题的复习建议完成三遍。
第一遍是大家要重视的,第一遍复习真题的时候,建议大家抽完整的三个小时来做一套真题,这和我们考场上的情况完全一样的,模拟考场。三个小时完成一套真题,不管三个小时是否完成真题,你都要去放一下,然后去根据答案给自己打一个分数,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答案,不是把答案对出来就可以,而是认真分析每道题的考点和解题方法,争取把每一道题目按照的非常仔细。这是第一遍,三个小时完成真题,然后认真对答案,总结。
第二遍我们需要分章节分科目去复习。比如说通过对十年的真题,在十年真题当中,考察高数当中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的有哪些题目,把这些题目放在一起,重新做一遍。这样做的目的,将这些重复知识点的题目找我们的命题规律,给大家上考场做准备。这是第二遍。第二遍和第一遍大家用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一些的。
第三遍,把前面所做的真题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如果你不断去错的题,不断重复考的一些题,要格外重视。这是关于真题建议大家完成三遍。
真题做完了以后,有的同学说想到很高的分数,比如140分以上,这个时候需要大家做一些模拟题。市面上有很多的模拟题,有的人说模拟题做几套,这要根据大家的能力和所要的分数处理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家做模拟题做五套就可以了。需要提示大家的是,很多同学做完模拟题以后信心大减。为什么呢?因为真题的分数是140分,但是做模拟题可能80分都不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模拟题肯定比我们的考研真题难一些。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模拟题不能直接定级你在考场上的得分。所以说对于模拟题的分数相对来说低一些,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不用太在意。
主持人:谢谢您,谢谢李兰巧老师为我们做了2013年考研数学大纲的分析。谢谢。
李兰巧:谢谢。
主持人:也谢广大的学子金榜题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