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08年大纲深度解析
一、学科内容概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考查内容共有十二章,包括: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等。
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祖国统一、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二、新增知识点分析
08年大纲中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改动的地方较多。主要分析如下:
第一,在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第二部分中新增了知识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把“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又重新提出来,充分证明了“三个代表”在党的领导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考生对此知识点仍要加以重视。
第二,在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第一部分中,把07年大纲中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并不是削弱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考生仍要重视。
将07年大纲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文字表述上更规范、简洁,逻辑性更严密。
第三,在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第一部分中,把“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改为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在文字表述上更为简洁。在对考生掌握本知识点的要求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第四,在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第二部分中,新增了知识点“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考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应该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加以复习。
在本章的第四部分中,删掉了“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在文字表述上更为简洁。在此知识点上,对考生的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第五,在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的第一部分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改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这要求考生在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实践要求,明确践行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具体实施措施和途径。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知识点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列出来,充分说明了本知识点的重要性。考生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同时要重点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施途径。
把07年大纲中的“21 世纪头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述更为简洁,要求无实质性变化。
第六,在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第二部分中,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改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文字表述上更为简洁,对考生的要求没有实质性变化。
第七,在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第一部分中,新增了知识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也是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考生要把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意义以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考生一定要注意新增知识点的命题。
在本章第二部分中,新增了知识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考生要明确政治体制的含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途径。
第八,在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第一部分中,删减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知识点。
在第二部分中,新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点。本知识点在07年试卷中已经进行了考查。今年又重新提出来,证明了其重要性。考生在今年的备考中尤其要注意。
把07年大纲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改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文字表述上更为规范、简洁,在对考生的要求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第九,在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第一部分中,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改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在文字表述上更为具体,考生要深入把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