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年已过大半,对于很多备战考研的同学来说,复习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复习的攻坚阶段,越是不能有丝毫松懈。
而一直以来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思修法基,在这个阶段更应该认真对待。尽管这部分的命题通常呈现发散式提问法,但是在考研政治考试中,考生的理论依据一定只能来源于大纲解析。因此,我们根据今年真题的以及未来的命题趋势分析,帮助大家简要地总结了一下可能命制分析题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014年第37题考查过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的理解。实际上考的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理想是圆满的,而现实往往是痛苦的。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索,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而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二、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2011年第37题考查的实际就是本专题的考点。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的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