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 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 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
发展心理学 第一部分
考查内容 | 可能的考查方式 | 复习程度 | |||
发展心理学 概述 | 发展心理学对象与任务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 四种设计方法 | 选择、简单、综合 | 比较重要,需理解和熟练记忆 |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 选择 | 了解 | |||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 5种理论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要熟练掌握 | |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 | 选择、简答 | 了解,识记 | ||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选择 | 了解 | ||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本部分研究方法与基本理论是重点,有很大的可能会以简答或者论述题的形式来考察。而且一般会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在一起考察对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应用。在2009年的考题中就出现了以综合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该部分大家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不容忽视。复习方法上,大家首先应对教材进行通读以了解基本的思想,先形成感性的认识,对于某些难点提出思考并继续查找相关资料,直至达到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分别整理。这样识记起来比较系统,也与后面章节的内容可融会贯通。该部分只要全面理解肯下点功夫,在答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第二部分
考查内容 | 可能的考查方式 | 复习程度 | |
婴儿心理发展 | 婴儿神经结构、动作、言语、心理过程、气质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幼儿心理发展 | 幼儿神经系统、游戏、言语、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选择、简答 | 了解,识记 |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言语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 选择、简答 | 了解,识记 |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 青少年生理发育、认知发展、自我发展、社会性发展与情绪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成年期心理发展 | 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认知发展、人格发展与临终心理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本部分分别从生理、动作(活动)、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几个方面说明个体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和经典实验研究等。个体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生理和动作的发展;2、认知心理过程的发展;3、社会性的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其中第1、2部分多以选择形式出题,大家注意再认和识记其中的一些小的知识点。对这两个小部分涉及的经典实验要掌握熟练,至少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下来。第3小部分是命题的重点,这也是极易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出题的章节。大家在复习中应该注重细节,细节在选择题中很可能成为制胜的法宝。对于重点的理论和人物大家仍应该延续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的优良传统,如婴儿的各种气质类型说,幼儿的游戏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理论存在争议或比较新还未有定论的话,出大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考生应注意总结那些已成体系、已有定论的东西。另外,建议按照生理、活动、认知、情绪、个性和社会性几条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经典实验研究等以图表的方式来整理复习大纲,对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达到熟练水平。
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
考查内容 | 可能的考查方式 | 复习程度 | ||
教育心理学概述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学习与心理发展 | 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 学习的含义、作用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学习的分类 | 学习按照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的分类 | 选择、简答 | 重要,需要熟练记忆 | |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本部分重点内容不多,主要在于能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识记。重点的内容是学习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对学习进行不同的分类,需要熟练掌握。
第二部分
考查内容 | 可能的考查方式 | 复习程度 | ||
学习理论 | 学习的联结理论 | 三种联结学习理论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熟练掌握 |
学习的认知理论 | 三种认知学习理论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熟练掌握 | |
学习的建构理论 | 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与应用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熟练掌握 | |
学习的人本理论 | 人本主义理论观点与应用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熟练掌握 | |
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 | 学习的含义、作用 | 选择、简答 | 了解,识记 |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 学习按照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的分类 | 选择、简答 | 了解,识记 | |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选择、简答、综合 | 重要,需熟练掌握,会结合现实问题出题 |
学习理论是整个教育心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理解的难点之一。主要介绍了四种流派不同的学习观点,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的实验研究及结论需要熟练掌握。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必须在理解其精神的基础上记忆,片面理解和死记硬背是大忌,只有领会精神才能灵活运用于各种类型的题目中。从历年考试出题情况来看,2007年出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的简答题、2011年试题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简答题,本部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现在的教育都提倡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学习观还没有出过大题,所以大家对这部分应该着重复习。但是也不排除会有重复前两年出题的可能,所以对这四个流派的理论一定要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学习动机这一部分需要掌握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了解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以及数量掌握归因理论。这部分很可能会联系实际问题出题,如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考试成绩如何归因等。 2011年的试题中就出现了与“归因理论”相关的简答题。
第三部分
考查内容 | 可能的考查方式 | 复习程度 | ||
知识的学习 | 知识的表征与类型 | 知识的类型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 心智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的学习 | 选择 | 了解,达到再认水平 | |
学习的迁移 | 迁移的类型、理论 | 选择、简答 | 重要,熟练记忆 |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