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历增强职业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的就业率开始逐年下降。为了缓解这种现状,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逐年缩减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比例,扩大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做研究,专业型硕士偏向于应用。近日教育部指出,原则上2013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型学位,要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型学位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型学位计划,到2013年专业型硕士录取人数将达到20万左右。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实习经验,而在国外读书,打工是几乎每个留学生都有的经历,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留学生们也会在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上或者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打工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学硕士,现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张广峰,在读书期间就找了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虽然赚钱不多。他表示,有的同学会选择华人开的公司,而他则选择外国人开的公司,为的是提升语言水平。
黎思敏在美国读书期间做了学校的助教,不仅学费全免,每个月还给她600美元的补助。毕业后她曾留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黄其昀也有过在当地麦当劳做培训讲师的经历。
“海归”职业晋升速度更快
关于留学投入与回报的问题,“海归”们普遍认为,在海外留学除了学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那份经历和自信以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货币是贬值的,但能力不会贬值,思维和能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据一份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的薪水往往与国内的毕业生差不多,但“海归”晋升的速度以及跳槽后薪酬提高的速度都很快。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