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奖学金成了“中大奖”。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副主委、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称,现行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覆盖面太窄,金额又过高”,容易把学术激励变成争夺大奖的投机取巧。
为此,刘长庚委员提案建议,提高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覆盖面,降低过高的奖学金金额,“以体现教育公平”。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新政策:从2014年开始,新入学读研要实行全面自交学费,同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针对新政策是否挡住了寒门学子的疑虑,教育部称新政策下,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交纳的学费,资助水平得到提高。奖学金抵学费后,有的研究生每年还可以结余近万元。
为此,刘长庚委员算了一笔账:从总量来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项名额占研究生比例只有2.9%,使大约97%的研究生被排除在获奖名单之外。硕士生名额只有3.5万人,只占硕士生总数的2.7%,而博士生名额也只有1万人,奖励名额只占博士生的3.9%。由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覆盖面过小,纵使奖金十分丰厚,由于获奖几率过低,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同时,过大的奖励金额也让国家奖学金成为一场恶性竞争。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硕士研究生奖励金额为2万元,博士研究生奖励金额为3万元”。刘长庚认为,过高的奖学金金额容易使原本的学术竞争却演变成一场猎取巨奖的恶性竞争,“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投机取巧的行为,比如学术造假、送礼请客等”。
为使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更能体现“奖学”,刘长庚委员建议提高覆盖面,让更多的研究生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激励。总量上,将研究生的奖励名额由4.5万名增加到13万名,使名额占研究生总数比例的8.5%。其中将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由3.5万人提高至10万人,约占硕士生总数的7.8%,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同时,刘长庚称,还应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额度适当降下来。将硕士生的奖励金额由2万元降低到1万元,博士生的奖励金额由3万元降低到1.5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