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漏洞在哪儿?
“本科时曾经有同学刚读了半个学期,就转到天津一所更知名高校的热门专业了,理由是父亲工作调动。可谁规定,上大学还得父母陪着?”一位曾就读于西部某“985”高校的学生感叹,如此转学腐败,正像此前的自主招生腐败一样侵蚀着教育公平的根基。
依据现行制度,转学要经过怎样的程序与步骤?
根据湖南大学给出的回应,记者还原了一条17名学子从普通院校到“985”高校的“跃升”路线图:向湖南大学提出转学申请—向该校研究生院提供包括转学申请表、原始录取表、学习成绩单、学生表现鉴定书和医疗单位健康诊断书等在内的申请材料—初审合格后,提交至湖南大学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表决—上报省教育厅批复。
面对舆论质疑,湖大首先表示其“已遵守相关转学程序”,问题在于“对转学的‘特殊困难’标准,把关不严”。
“考研有笔试和面试程序:笔试之后,只有达到复试线的学生才能入围复试,没有达到复试线的考生,破格进面试必须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向社会公示。可在这次转学操作中,根本没有任何考核程序,也不向社会公开信息,就由学校的一个招生领导小组决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一解释并没有触及问题实质,“实质问题是,整个转学操作,就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严谨的程序、明确的标准,完全由行政部门说了算。”
李奇则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转学制度上的设计与监督上也存在缺位,“保证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高校要细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变成可以操作的条例,并写进大学章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也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能,对其运行进行监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