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节:“内部执行”导致权力寻租
本该向社会公布的每年转学生人数,实际上却基本无人知晓,都是“内部执行”。记者在广东、上海、湖北等地采访,教育部门均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一些高校相关负责人都说,每年转学的人数是很少的,都是个案。然而,有知情人透露,转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确实不高,但绝对数并不少。
不仅这些数字不对外公布,连转学学生的信息也相当保密,参与操作的领导老师都一再交代当事学生“不可对外说”。有业内人士说,这类事情在湖南等地早就暗流涌动,如果不是这次湖南大学这么大规模的操作,而是零星分批实施,或许仍不会被外界发现。
这里面确实存在“不可见光”的情况。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对于没有关系的学生来说,校内转专业都千难万难;而对于那些背景深厚的学生,则可以无视各种规则,‘挑选’好学校、好专业。显然是践踏教育公平。”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民钢曾经长期负责学校的招生、教务处工作,他表示,学生转学需要层层审批的,特别是跨省的转学需要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还要有接收高校同意,绝非学校可以单独操作。
一些专家分析,高校低批次向高批次“逆势而行”的违规转学之所以能行得通,首先需要转入校与转出校之间达成“互相给面子”的默契。据透露,有一种业内“潜规则”,就是转入校和转出校“通气”后先把学生转过来,后续程序再慢慢走,类似于中学的“借读”或“挂读”。走得通则毕业后拿转入校文凭,走不通再退回去。
广东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自从高考阳光招生以来,教育公平得到越来越好的落实,而转学却给一些“权贵”留了空子。从湖南大学转学事件披露的情况看,这些转学的孩子都是有背景的。
“要搞定转学一事,需要打通的环节不只学校一家,从我对当前教育市场的判断,至少需要十万八万。”一名曾在重庆某高校办过转学的学生说,学校有关人员直接开口说办转学要收8万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