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 哲学的贫困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A

  【解析】A 选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批判的著作,该著作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B 选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C 选项,《哲学的贫困》是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

  D 选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 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

  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替身

  【答案】B

  【解析】A 选项说法有误,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不同的。自然规律起作用是自发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同样起作用,而历史规律起作用离不开人的有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的参与。

  B 选项说法正确,人们之所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发挥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

  C 选项说法有误,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的发展同样如此,并不是循环往复的。

  D 选项说法有误,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 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

  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B. 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C. 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 归根到底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答案】C

  【解析】A 选项有误,法律法规作为并不总是阻碍新技术发展的,当法律法规适应了技术进步的要求就会对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

  B 选项有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类型,有时会早于技术发展的变迁而变化,有时会晚于技术发展而变化,并不总是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D 选项有误,法律法规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进而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

  C. 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D. 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生产形式

  【答案】D

  【解析】A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但不能由此就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发展生产力,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会不断凸显,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B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也不断凸显,最终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C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D 选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随着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解体,人类社会会进入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因此说资本主义是一种过渡性的生产形式。

  5.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要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所围绕的主题是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命运和前途

  C.中国社会性质和阶段状况

  D.中国改革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正确答案为 A。

  6.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全球和竞争新优势提出的战略决策,这一发展格局是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答案】C

  【解析】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故正确答案为 C。

  7.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公共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D. 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它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要坚持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正确答案为 C。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面的核心地位。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上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创造更多从“0” 到“1”的突破,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是

  A.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B. 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加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D.改善科技创新

  【答案】A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9.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 这些官督商办的企业是什么性质?

  A.封建性质企业

  B.半封建

  C. 资本

  D. 社会性质

  【答案】C

  【解析】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广泛采用雇佣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企业。

  10.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全民的抗战

  B.反侵压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与支持

  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11.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 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在北京开幕,标志着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1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A.互助合作政策

  B.调整巩固

  C.和平赎买

  D.剥夺没收

  【答案】C

  【解析】1953 年-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买政策。

  1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B.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

  【答案】B

  【解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故选 B。

  1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是

  A.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答案】C

  【解析】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的内容,其中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正确答案是 C。其中 A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B 选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具体要求;D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

  A.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零的突破

  B.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C.世界所有国家都已使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

  D.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设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答案】B

  【解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工程“三步走” 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故正确答案选 B。

  16.2020 年全球服务服装贸易会于 9 月 4 日-9 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服贸会的主题是∶

  A.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

  C.齐心协力,携手前行

  D.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答案】D

  【解析】时政主题无需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17~33 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配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星系长达 14 亿光年的“南极塔”,中国科学家表示由于万有引力,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弱的引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进来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 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星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塔”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指针,“南极塔”的发展表明

  A.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C. 世界本质是暗物质能量

  D. 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答案】AD

  【解析】A 选项正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未知世界还是已知世界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B 选项有误,时间和空间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C 选项有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实在性。

  D 选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坚持可知论的立场,认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8. 人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制”,当病原体进入体,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免疫系统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

  A. 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B.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C. 自然是长发展的重要前提

  D. 人在受自然制约的同时交环境

  【答案】CD

  【解析】A 选项有误,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类的生存一方面要不断从自然界中获取对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要适应自然的变化,同时,不像动物般的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有主动性,人的生存活动具有自主性,可以积极主动的改造自然。

  B 选项有误,人类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资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19. 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B. 社会分工的出现及其存在

  C. 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D. 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AB

  【解析】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发展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

  20. 为了实现盈利,将人工流水线改造成机器流水线,受经济危机,从市场上采购生产原料价格下降,资本构成发生变化的是

  A. 资本有机构成

  B. 资本积累构成

  C. 资本技术构成

  D. 资本价值构成

  【答案】ACD

  【解析】人工流水线改造成为机器流水线,提高了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的效率, 将会引起资本技术构成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生产原料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因此,资本技术构成及价值构成的变化最终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因此正确答案选 ACD。

  21.1871 巴黎公社革命,马、恩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A. 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B. 必须为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

  D. 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答案】ABCD

  【解析】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但是巴黎公社仅存了 72 天。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恩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指出,(1)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2)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3)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4) 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选 ABCD

  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份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D.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答案】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A 选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错误的,第二次结合并没有实现,故 A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故正确答案是 BCD。

  23.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声明

  A. 创新驱动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B. 供给的结构效果取得了显著绩效

  C.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D. 现代化经济已经生成

  【答案】AB

  【解析】CD 不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数字经济还未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在形成过程中。故正确答案为 AB。

  24.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

  A. 坚特全民共治,全民防治

  B. 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C. 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D.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

  【答案】BCD

  【解析】A 选项表述有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秉持的是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是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 BCD

  25. 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

  A. 开展大舰模职业技能信训

  B.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C.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D. 使失业率保持保持合理区间

  【答案】ABC

  【解析】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开展大舰模职业技能信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 选项表述有误,将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不属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故正确答案 ABC。

  26.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旨在

  A.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B.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 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内容结合时政,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题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重要讲话,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故正确答案为 ABCD。

  27.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入侵

  A. 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C.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主义革命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答案】AC

  【解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主权、领土等多项主权,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由此,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的起点。

  28.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

  A.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B.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 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 工人群众中的活跃分子

  【答案】ABC

  【解析】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包括∶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29.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 1976 年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

  A.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B.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设

  C.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答案】ABCD

  【解析】1956 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2)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设;(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30.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这部法典共七编,1260 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优势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

  A.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B.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求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3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再社会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

  A. 法律再时间中的实施程度

  B.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D. 法律被国际社会认同和尊崇的程度

  【答案】ABC

  【解析】D 选项应该改为“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故不选。32.2020 年 6 月 3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标志性法律,其重大作用在于()

  A. 有效应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

  B. 确保国家主权在香港收到严格保护

  C. 弥补香港国安方面的立法缺失

  D. 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

  【答案】ABCD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33.2020.11.15,东盟 16 国与中,日,韩,澳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ECP),全球最大贸易区诞生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B. 开启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篇章

  C. 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

  D. 将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价值新中心节点作用

  【答案】ABCD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三、材料分析题:34~3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 (马原)

  材料:

  第 1 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首句)

  第 4 段:只有准确把我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看清变局本质和发展大势,顺势而为,谋事而动,提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能力,沉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才能牢牢把握化危为机的主动权,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确定性。(末句) 摘自《人民日报》

  (2020 年 4 月 3 日、4 月 16 日、9 月 25 日)

  (1) 分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辩证理论。 (5 分)

  【参考答案】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危机中育有先机,变局中可以打开新局,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哲理。同时,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只有在运动、发展、变化中全面的把握事物的属性才能真正抓住先机,开拓新局。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其核心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社会发展中,危与机相伴而生,并在人的积极作为下相互转化,充分体现了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

  (2)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主动永变”与“准确识变”之间的关系。(5 分)

  【参考答案】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规律。最后,

  实践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事物的运动与变化是普遍必然的,准确识变是尊重规律客观性的要求,同时,还要在准确识变的前提下主动求变,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适应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

  35. (毛中特)

  (1) 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我国从 “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达成小康社会”中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6 分)

  【参考答案】

  第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势。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 如何理解“实现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4 分)

  【参考答案】

  第一,要巩固脱贫成果。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脱贫只是新生活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奋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集训前进。

  36.36.

  材料:

  第 1 段: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首)

  第 5 段: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站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

  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主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需要“非凡的气魄和胆略”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式和党的任务,加以分析说明。(5 分)

  【参考答案】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外患”主要是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势力的威胁,“内忧”主要是残余的国民党势力和封建主义残余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被迫应战。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5 分)

  【参考答案】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第一,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维护了世界和平。

  第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第四,使帝国主义不敢做轻易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7. (思修法基)

  材料: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二十世纪末我国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首)

  第 2 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目标的建议》宣

  告:“‘十三五’ 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末)身姿屹

  立于世界东方。”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 年 7 月 15 日、11 月 4 日)

  “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恢弘壮丽的新征程,又是任重道远的新征程。(摘自《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30 日,7 月 20 日)

  (1) 中国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参考答案】

  第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第二,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这具体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第三,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2) 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负担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参考答案】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二,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第三,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而奋斗。

  38. (时政)

  (1) 分析中国和美国两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并指出其本质。【材料里主要写的是美国退出来很多国际组织,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物,疫情期间捐款,并在 2 年中陆续捐款 20 亿美元物资等,疫苗研制成功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答案】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这体现了中国奉行的是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维护和坚持多边主义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正确选择。当今时代,人类应对更加严峻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尤其需要践行团结合作、携手同行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事务时奉行的是单边主义政策,这违背了世界发展大势、合作共赢的本质。

  中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不是权力地位之争,也不是社会制度之争,而是坚持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早已相互交融,成为利益共同体。任何企图维护自身垄断地位、讹诈别国发展成果、打压别国发展空间的单边霸凌行径,都注定是行不通的。

  (2) 习近平提出的“四点建议”对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有什么意义?【材料里的四个建议是: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

  【参考答案】

  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需要发挥的作用有:第一,主持公道。第二,厉行法治。第三,促进合作。第四,聚焦行动。

  多边主义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是要坚定不移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人类的历史是在开放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职院校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