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学员:宋阳 查看视频
我因为是一名复读的学生,所以2011年的上半年有很多学校的工作要做,比如写论文、调档案。这些事情很是麻烦,说忙不忙,但是始终束缚着你,根本就没有心思复习考研。直到六月中旬,我学校的事情算是彻底结束,我也顺利地毕了业,正是走上了漫漫考研路。
因为是和几个复读的同学一起合租的房子,所以在这里学习的效率还是很高的,毕竟大家都在学,谁也不想被落下,整体上学习的氛围还是很浓的。我也把这个因素算作我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七月搬进来到考研前一周,我在这里可以说是没日没夜地学,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我考研的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七月至八月初:买了一本《复习全书》进行大致的浏览,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基本做到对于基本概念的比较全面的掌握,为考研的暑期强化班打好基础。这是这一阶段数学这个科目我定的总的计划,主要就是夯实基础。英语方面就是做做历年真题,把涉及到的词汇的好好看看,这一阶段我的重点还是放在词汇和语法上,对于考研的题目设置和答题技巧并没有太在意。我觉得如果句子都基本上能看懂的话,把题目做对应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不用着急。这在后来得到了验证。总的来说七月到八月,是真真正正地在打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扫盲”,把还不会的基础知识都扫出来,这个阶段是一个准备的时期,也是让你适应一下考研,起步不用太难,循序渐进就好。
八月初到八月末:这段时间就是在上课—暑期强化班,这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了,大家基本上都一样,除了一些比较有预见性的同学在三四月份就把这班给上了以外,大部分人都在干这件事。我想说的是,既然咱来上课了,就一定要好好听,学到东西。老师介绍的方法一定要重视,往往既简单又实用,我们不加以掌握岂不很吃亏吗?而且,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大课虽然时间很紧,但你也一定要尽可能的多记,因为内容实在太多,你日后忘了的时候看看笔记就能想起来,其实是省了很多的时间的,这个帐还是要会算的。
九月到十一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暑期大课的内容消化掉。政治的话要多看几遍老师发的讲义,因为到最后你看的变数基本上是和你考研的分数是成正比的。数学也要多看讲义,尤其要注意多用用老师讲的好方法,否则你怎么能真正的得到提高呢?英语,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多读真题,提高语感。不过这时候就要适当地总结总结考研英语的命题规律了,相当于提升了复习的层次。专业课方面,我就是多读教材,正所谓熟能生巧,我就觉得大看几遍“混个脸熟”,比毕其功于一役要管用的多。最后提一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你的考研水平基本上在这时已经定型,所以一定要重视,再苦再难都要顶住!
十二月初到考研前:刚才说了,其实考研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已结束,剩下的就是总结知识点,进一步升华自己和查漏补缺了,这时的冲刺班我觉得除了政治、英语的写作以外,其他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尤其是数学班上遇到的一些偏题、怪题,你真的没有必要为没做上来而懊恼。我觉得对于这种题来说,你要是有精力你就看看,没有时间的话就可以放一边,不用太跟自己计较对错了。另外这一段时间也是黎明前的黑暗,最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一定要学会忍耐,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了,怎么能在小河沟里帆船呢?总之,胜利就在前方,要坚持住!
以上就是我考研的主要计划和安排。另外,我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学科进行了总结,也算是考研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吧:
政治
这一门课其实并不是纯粹的只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的科目。考研的政治考试其实和高中时的政治考试是有很大差别的。我自己就深刻体会到很多东西都比高中时的考试深了一个层次。尤其是近现代史纲要这部分更是体会的很深:以前都是以记忆史实为主,问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就算是难题了,而现在更注重不同历史事件间的联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感觉政治的这几个部分中也是要差别对待,在哲学部分,我周围的很多同学就感到很挠头,而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其实对于整个考研考试来说都很重要,因为通过学哲学,你的思路会更加开阔,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全面,这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个较好的哲学头脑也能够帮你克服不少困难呢,所以我还是挺建议同学们真正地把这门课理解透彻的,往往死记硬背的结果是给自己无形地添加了很多负担,毕竟到了后期要背的东西太多了,理解性的东西还是提早解决掉的好。毛中特这门课的记忆性比较强,但是如果平时对国家大事比较关注的话还是比较好背的,而且记得上大课时海天的常红利老师讲的一些记忆方法对我帮助挺大的,毕竟老师要经验丰富的多,所以我建议大家就是凡是老师在上课讲到的一些方法自己都要去试一试,反正我就是这样,刚开始觉得老师讲的有些东西挺稀奇古怪的,但后来自己一试才发现确实是有一些玄机在里面的,甚至我认为能否把老师教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成果最终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考试成绩。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刚才已经提到了,主要是要把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把握,记得我这门课的老师是陆卫明老师,他的特点就是条理性特别的强,以至于让你有一种用理科思维学习文科的感觉,真是很让人耳目一新。至于思修和时事部分就主要以记忆性为主了,这两部分主要在临近考试的后期多背一背就行了,前期即使准备了也会忘的差不多,个人感觉不如突击来的有效。
(2)英语
众所周知,英语被称为考研的“生死线”。我就有很多朋友总分考的非常高,只可惜英语没过单科线,最终非常遗憾地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或是转到了一所低一区的院校,或是只能去找工作。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要付出很大的经历投入到英语这门课中。英语因为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中国的学生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用所谓“哑巴英语”的学习方法来学的,而且我们普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一般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填鸭似的学习英语,集中时间突击背单词。但是,结果又能怎么样呢,恐怕通常是事倍功半,没有出现不了质的飞跃。我觉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考试,但凡一门语言,如果你不去说,不去读,是不可能锻炼出语感的。如果你不把单词放到句子中去背,不去在文章中体会这个词的意思,那么你的词汇量永远也不会扩大太多,这样记住的单词也通常是背了忘,忘了呗,最终让你更加讨厌英语。如果你不多拿一些长难句来分析语法,你的语法水平永远都不能提高。其实我的英语水平就一直一般,长时间以来都停留在突击背单词的水平上,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这次考了68分。其实这个分数对我来说还是挺高的,毕竟那么多人都过不了线啊。总结我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多读英语,而且不是单单只读原文,还要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翻译地这么读下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本人无数的经验表明不以提高英语语感为根本的英语学习方法永远不可能使你的英语水平有质的飞跃。多读多思考其实才是提高英语的捷径,虽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神奇的东西,但是它确实是能给你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多快乐,当然最终你的英语成绩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3)数学
数学这门课也是考研的重点内容,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也是谈之色变。数学这门课虽然也是一门需要细水长流的课程,但是毕竟是理科类的东西,条理性、逻辑性极强,很容易把握其中的规律。而且,我个人认为同英语一样,大家对考研数学也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很多同学都问数学要考高分需要做多少遍《复习全书》这样的问题。其实《复习全书》就好像是一本考研数学的字典,或者是一本百科全书。试想,所有语文考得好的人都必须把《新华字典》背的滚瓜烂熟不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其实,我觉得考研人疯狂地崇拜《复习全书》的时代已经应该过去了,尤其是对于数学三的同学。因为虽然《复习全书》这本书题目是很全,难度也确实了得,但是刚才提到了它仅仅是一本“百科全书”,而这种书在题型与题型之间的逻辑性上通常比较欠缺。这样,你还怎么能深刻地把握题目的本质呢。只有把握题目之间的联系,一层一层地逐步深入,你才能判断一道题它是从哪几个知识点来的,引入的过程中又是怎么设置的陷阱……当你对绝大部分题目的来龙去脉都有了把握之后,说实话:想考不好都难!通过这么长时间考研的经历以及与周围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沟通,我发现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两门课,只要把一般比较有名的辅导机构老师的课堂讲义反复揣摩研究就足够了,平时多做些笔头的练习,最多翻翻《复习全书》把握一下就足以了。至于高等数学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复习计划,因为内容上这部分确实比前两者要深,所以多看看《全书》也不是不可以。总之,千万不要把《复习全书》当做是法宝,因为这本书已经出了十多年了,书虽然很好,但是并不一定符合现在的实际,毕竟我们最后是要参加考试的。而且,如果就是一直狠做这本书,很多时候倒会降低自信心,这不是给你的考研帮倒忙吗。
(4)专业课
这部分课程相对要简单一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同学,如果你不是要考特别热的学校的话,我感觉都是通过多看书来提高,书看的变数越多,你就越有底。如果你要是想急功近利,想毕其功于一役,一遍就搞定,结果反而不是很好。我觉得只要是记忆性的东西想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想,理解性地去背。
把考研的经历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只要足够努力,对于面对的困难多开动脑筋,最终大家都能收到好的结果的。另外,正如前面所述,越到困难时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忍耐的能力对于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相信通过不断地磨练,每个人都会体会到“凤凰重生”的喜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